華商報記者從《第一季度全省主要人力資源市場供求分析報告》中獲悉,一季度陜西提供就業崗位42.67萬個。用人單位提供的平均薪酬為2992元/月,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31元;求職個人期望薪酬為3231元/月,同比增加了96元,薪酬供需差距為239元。
線上線下招聘需求人數雙增長
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一季度用人單位參與招聘的積極性較高,進場現場招聘單位19876家次,同比增加21.59%;投放職位數42.67萬個,同比增加41.29%。招聘網站新增會員單位3.32萬家,同比增加1257家,增長3.94%;網上發布職位數22.28萬個,同比增加1.9萬個,增幅為9.32%。
陜西省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分析,網上招聘與現場招聘需求人數實現雙增長,反映出整個人力資源市場需求活躍度較高,吸納就業的能力有所增強。
裝備制造引領作用增強
報告顯示,一季度用人需求量排在前十位的行業依次是制造業、批發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建筑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教育、交通運輸及郵政業和房地產業,占到需求總量的84.70%,同比均實現一定增長。
與去年同期相比,制造業、批發零售、住宿和餐飲業等傳統行業用人需求同比上升。“這3個傳統行業用人需求的增長印證了我省裝備制造引領作用增強,批發零售業持續保持在高位運行,住宿和餐飲業活力不斷增強的經濟發展態勢。”工作人員說。
市場薪酬2992元/月同比增加231元
報告中說,一季度用人單位提供的平均薪酬為2992元/月,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31了元;求職個人期望薪酬為3231元/月,同比增加了96元。薪酬供需差距為239元。
據了解,市場薪酬供需水平均有攀升,薪酬供需差距則有所縮小,說明供需雙方對年后求職旺季薪酬的提高有一定共識。此外,對省內外用工企業的薪酬調研情況看,求職個人對省內用工單位薪酬期望低于省外單位,幅度在1500元左右。
從關中、陜南、陜北三地情況看,陜南地區薪酬供需水平同比增長最大,主要是受到省外單位集中招聘的帶動,供需差距為522元/月;關中地區薪酬供需水平較低,差距最小,為420元;陜北地區薪酬水平居中,供需差距最大,差距為540元。
毛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