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3個全國“愛眼日”,今年的主題為“科學矯正近視,關注孩子眼健康”。
近期針對西安市一所重點小學學生視力狀況監測發現,從一年級到五年級,孩子們的近視率從23.3%逐級攀升到了67.7%。專家表示,繁重的課業負擔以及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正在合力圍攻孩子們的眼睛。
初中三年近視率相對穩定了
此次監測針對的是該小學一到五年級的學生,總共1200多人。其中一年級學生近視率23.3%,二年級31.7%,三年級48.8%,四年級58.9%,五年級67.7%。
“這所學校的數據基本代表了全市小學學生近視平均狀況,呈現逐級上升的特征。”陜西省眼科研究所青少年防治中心主任李軍表示,高強度(>45分鐘)近距離(<20cm)用眼,不良書寫姿勢,及電子產品使用時間過長,戶外活動不足等是影響近視發展的主要因素。近視是一個累積的過程,現在的孩子普遍近距離用眼多,戶外活動少,娛樂也以電子產品為主,不少孩子從一兩歲就開始接觸手機、平板電腦,手機成了哄娃神器。從小學開始,隨著學校和課外課業負擔的加重,一級比一級近視率高。到了初中三年近視率相對穩定了,有一所初中的監測顯示,初一到初二、初三近視率都在90%左右,說明用眼習慣已經固定了,但學生們的近視度數還在不斷增加,中高度近視的比例在提升。
近視可預防 但無法治療
由于近視比例高,很多中小學校門口都有一些號稱能夠“摘掉眼鏡”“治療近視”的機構。對此,李軍提醒家長們,應努力預防近視,但近視一旦形成是不能治療的,就像孩子長高了不會縮回去一樣。近視后正常來說一年度數會增長100度,因此,我們要致力于控制近視度數的過快發展。目前臨床上推薦兩種科學的方式,一種是低濃度阿托品的長期使用,一種是角膜塑形鏡。
省人民醫院眼科李雪穎博士介紹說,研究發現陽光暴露是預防近視發生的有效措施,建議中小學生每天至少戶外活動2小時、每周至少14小時,可以有效預防近視。戶外光是動態光,動態意味著眼睛始終在調節,還意味著更多的遠眺,眼睛能得到調節。
關于戴眼鏡的幾點誤區
孩子年紀小,是不是不能戴眼鏡?一定要戴鏡,是不是可以度數配低點兒?戴眼鏡會不會讓眼睛突出來?
就此,華商報記者采訪了陜西省人民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李靜,告訴大家戴眼鏡的誤區。
誤區一:
近視度數低,不用戴眼鏡
對于小朋友而言,即使只有100度近視,上課時坐在教室的后排,他也是看不清黑板的,眼睛如果因為看不清物體而過度調節,就會很容易出現視疲勞,久而久之,他就會出現瞇眼、歪頭,讓近視進一步加重,嚴重的甚至可出現類似老花眼的癥狀——即看遠不清楚,看近也不清楚。給孩子的眼睛帶來更多的問題和嚴重后果。
正確方法:為避免孩子看東西不清楚,低度數必要時也應配鏡。
誤區二:
眼鏡戴久了眼睛會變形
眼睛會變形,這事是真的,但不是眼鏡惹的禍。近視分為屈光性近視和軸性近視,由于用眼不當或多種原因,近視度數本身會不斷增長,隨之眼軸也會變長,眼睛自然就凸出了,這和是否戴眼鏡沒有關系。
正確方法:及時佩戴合適度數的眼鏡,避免視疲勞和近視的進展,避免眼球過長凸出。
誤區三:
孩子小,盡量別戴眼鏡
恰恰相反,孩子發生近視的年齡越小,意味著他發展成高度近視的可能性越大,一副合適的眼鏡能讓孩子看清,避免過度調節引起的視疲勞和視力下降,對孩子很重要。
正確方法:只要小孩子讀書、寫字用到眼睛,就要戴鏡。
誤區四:
眼鏡要比實際度數低點
還是那個道理:眼睛看不清楚,對控制度數反而不利,因為度數不足可能導致模糊像,模糊像可導致近視度數進一步增長,不管大人小孩,戴鏡度數應該達到1.0。
正確方法:只要眼睛能夠適應,就應該配足度數,但是,近視眼鏡不能配的比實際度數高,這倒是真的。 (更多愛眼日報道詳見今日華商報C03版) 華商報記者 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