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統計局昨日發布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表明,上半年西安市“三次產業”生產穩,“三駕馬車”拉力足,“三個口袋”進賬多,“三大變革”步子快,經濟呈現“穩中有進、結構優化、質效提升”的運行態勢,實現經濟目標“雙過半”。初步核算,上半年,西安市實現生產總值3832.4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2%,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別提高0.1和0.4個百分點。
動力:需求旺盛“三駕馬車”拉力足
今年西安市需求旺盛,“三駕馬車”協同發力,產業、需求內部結構繼續調整,呈現出品質優化、結構變化、動力轉化的良好態勢。
投資需求結構改善。上半年,民間投資增長15.5%,同比提高19.4個百分點;工業投資增長24.8%,同比提高46.0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速高達66.2%,成為拉動工業投資增長的主力;文化產業投資增長84.2%,同比提高75.6個百分點。
消費需求結構升級。服務型消費增勢強勁,旅游消費、文化體育娛樂消費、信息消費和健康消費等進一步成為消費市場新的增長點。上半年,限額以上企業通信器材、化妝品、體育娛樂用品、文化辦公用品等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20.1%、51.0%、20.4%和11.5%。新商業模式保持旺盛,限額以上企業網上零售額增長52.7%,高于西安市限上消費品零售額42.3個百分點。
開放經濟加快發展,對外開放步伐加快。西安市進出口總值已連續18個月保持25%以上的高速增長。產業結構持續調整,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4.0%,占GDP的比重達到64.4%。
效率:技術成果交易額將破510億元
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和人力資源是否協同發展決定著運行效能的高低。西安市科技創新能力增強,上半年,預計技術成果交易額突破510億元,發明專利申請量超過1.3萬件。前6個月累計建成眾創載體618個,吸引創業就業32.83萬人。企業創新步伐加快,新產品產量保持快速增長。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光纖、光纜、鋰離子電池、SUV產量分別增長1.9倍、77.0%、45.4%、20.4%和21.4%。
金融服務能力強化,實體經濟融資渠道積極拓寬。上半年,非金融企業共發行各類債券56只,市場融資765.8億元,同比增長1.4倍;累計發放再貼現41.32億元,同比增長4倍。
人力資源持續增加。前6個月,共有51.5萬人落戶西安,其中學歷落戶和人才引進占65.8%。為西安市經濟增長提供可觀的要素紅利。行政效能升級助推市場主體快增,上半年,西安市新登記市場主體21.99萬戶,同比增長69.8%,工作日平均登記1499戶;“五上”單位6998家,本年凈增384家。
質量:節能環保支出增長76.5%
發展成果能否共享,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能否共進決定著發展質量的優劣。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去產能持續實施,水泥產量僅增長0.5%,鋼材產量下降33.0%。去庫存成效顯著,商品房待售面積297.42萬平方米,比上月末減少57.2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3.6%。企業杠桿率繼續下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2.2%,同比降低1.1個百分點。積極作為補短板,在財政支出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22.7%,節能環保支出增長76.5%,農林水支出增長39.6%;農林牧漁及服務業投資增長31.8%。
就業市場形勢良好,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27%的較低水平;6月末,“五上”單位從業人員增長4.2%;從業人員工資總額增長19.4%。
綠色發展步伐堅定,采取了一系列冬治霧霾、夏治臭氧的鐵腕措施。西安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和可吸入顆粒物、細顆粒物等7項指標均較去年同期明顯下降。(記者 張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