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良是我國航空城,有亞洲最大的航空工業基地,因其重要的航空地位,便成了臺灣間諜覬覦的目標,而在這里學習或工作的人,則是臺灣間諜重點勾連的對象。
吳明(化名):“我當時就是在這兒偷拍的!
陜西省國家安全廳偵查員:“拍的啥?”
吳明(化名):“拍的軍用飛機的起落!
吳明成為給臺灣間諜提供軍事情報的“線人”,源于他的一次網上求職。1990年出生的吳明,曾就讀于閻良某航空學院,并在國內一家知名飛機制造公司短期實習,對軍用飛機的型號、構造非常了解。2014年8、9月間,他在一家航空人才網上注冊了求職信息,不久后,微信名為“老張”的人聯系了他!袄蠌垺弊苑Q是中航工業下屬反貪部門的職工,他說如果吳明愿意幫他暗中調查中航系統的貪污腐敗問題,他可以幫其進入西飛或試飛院工作。幾天后,“老張”就提出讓吳明去閻良拍一張試飛院大門的照片,并打來了500元報酬和600元路費。
吳明(化名):“活還沒干,‘老張’就爽快地給了1100塊錢,我覺得他這個人做事很大方,也很有誠信,也許以后從他那里能賺到更多的錢!
吳明拍了一張試飛院大門和兩張戰斗機飛行的照片,發給了“老張”,收到了350元額外獎勵。此后,“老張”陸續要求吳明觀察記錄軍用飛機的起降、拍攝軍用飛機編碼、繪制試飛院位置地圖等。在利益的誘惑下,吳明一次次鋌而走險,半年下來,共收到6950元酬勞。而此時,國家安全機關確認“老張”就是臺灣間諜,隨即將吳明控制審查,表示他正是臺灣間諜培養的“軍事預警觀察哨”。
陜西省國家安全廳偵查員:“在這一類案件中,臺灣間諜人員以小恩小惠,引誘一些居住于我軍工企業、部隊營區附近的群眾,采取定期觀察、記錄、拍照的方式,為他們搜集裝備測試、部隊調動等一些動態性的情報。這類情報看似涉密程度不高,但是如果形成一定規模的情報網絡,通過不同情報源的交叉印證,可以即時地分析掌握我軍事斗爭準備動態,最新武器裝備的研制進展等情況,危害是相當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