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年前,交通大學師生員工為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從十里洋場的繁華大都上海奔赴古都西安,投身到廣袤大西北的建設中,在一路篳路藍縷、艱難困苦的歷程中,形成了“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2017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給西安交通大學西遷老教授的回信中指示:要傳承好“西遷精神”,為西部發展、國家建設奉獻智慧和力量。在2018年的新年致辭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提及“西遷精神”,指出“廣大人民群眾堅持愛國奉獻,無怨無悔,讓我感到千千萬萬普通人最偉大,同時幸福是奮斗出來的”。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西遷精神”的兩次重要講話,從寬廣的歷史視野,闡述了“西遷精神”的歷史地位。交通大學的西遷,是當時黨中央著眼新中國經濟發展全局而做出支持“支援大西北”重大戰略舉措的一部分。西北是我國經濟和國防戰略的大后方,但經濟文化長期以來一直處于落后地位。為此,國家在西部部署了大量的工業基地,同時也將許多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業遷移到西部。幾乎在交通大學遷到西安的同時,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著名高校的前身以及眾多科研院所也紛紛由東部遷往西安。這些西遷人以志在無疆、壯懷激烈的家國情懷,開啟了一個扎根西部、建設西部的風云甲子,為西安高等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也為新中國的西部建設提供了人才和科技重要的基矗在此意義上,交大西遷,就不只是一所高校的西遷,更是當時中國經濟、文化整體“西遷西進”的一個縮影;交大西遷人60多年來在大西北黃土地上血與火的奮斗實踐所熔鑄的“西遷精神”,也不只是交通大學一所高校的優良傳統和寶貴財富,更是成千上萬西遷西進人愛國奮斗、無怨無悔、無私奉獻、卓越進取精神的真實體現和光輝寫照。這種“功崇惟志、業廣惟勤”的精神,孕育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中華大地,是中國共產黨偉大精神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開篇之作,有著穿越時空的感染力和影響力。她與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時期所形成的各種精神一樣,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中一個鮮明而具體的“坐標”,為西部的發展和國家的建設貢獻了勇往直前、無堅不摧的智慧之基與力量之源。
偉大的事業孕育著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引領偉大的時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西遷精神”的兩次重要講話,著眼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從多維的開闊視角,賦予了“西遷精神”新的時代內涵。
——“西遷精神”是偉大的愛國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愛國主義精神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心中,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維系著華夏大地上各個民族的團結統一,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祖國繁榮發展而不懈奮斗。”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西遷精神”的核心。以交通大學西遷知識分子為代表的西遷群體,在黨和國家的號召下,背起行囊就出發,義無反顧地扎根古都西安,開啟了西部建設的偉大進程。他們在西遷的洪流中,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了“哪里有事業,哪里有愛,哪里就有家”的莊嚴承諾,用無數“奉獻青春為家園”的故事和事跡,展示了胸懷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在他們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始終與黨和國家的發展同行同向”的堅定信念,感受到“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報國之志。這種以民族復興為己任,將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的整體事業的精神,是對中華民族愛國主義傳統的創造性轉換和創新性發展,體現了西遷人偉大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理應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西遷精神”是偉大的奮斗精神。“人生在勤,勤則不匱。”西遷群體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站在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高度,在古都西安開啟了一場偉大的拓荒和奮進的工程,最終為繁榮西部的科技與教育,為西安的建設和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一部西遷的歷史就是一部奮斗史。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極為艱難的環境下,西遷人始終以完成這場偉大工程為職志,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拼搏姿態,把奮斗的精神融入自己的崗位,以苦為樂,百折不撓,在艱苦歲月的磨礪中創造出了嶄新的業績,為西部的教育、科技和經濟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多個場合向全國人民發出奮斗動員令,吹響了新時代奮斗的號角。奮斗書寫歷史,奮斗成就未來。今天,大西安正處在奮力追趕超越的歷史新起點,這就更要求我們繼承發揚西遷人所孕育的奮斗精神,以時不待我、只爭朝夕的精神接續奮斗,頑強拼搏、攻堅克難,奮力走好大西安建設的新長征路。
——“西遷精神”是偉大的創造精神。卓越的創造精神是西遷群體最亮麗的精神標識。60多年來,西遷群體秉承革故鼎新的使命,用自己的聰明才智,不斷打破常規,勇于探索,銳意創新,以開天辟地、勇于創新的精神,創辦新校園、開辟新領域、發展新事業,在荒原和麥田上將一個個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足以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正是這種創造精神,使古都西安的科技和教育始終走在中國的前列,在西部的大地上締造了中國科教的“硅谷”。當前,“一帶一路”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自貿區建設等發展機遇疊加,西安人民自覺地將“西遷精神”整合到大西安城市精神中,并激發出了前所未有的創造活力。時至今日,從西部科技創新港、軍民融合創新谷到翱翔小鎮、智慧學鎮,這就更加需要我們不斷發揚西遷群體偉大創造精神的優良傳統,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把人才作為發展的核心支撐,努力打造全球“硬科技之都”“國際創新創業之都”的城市品牌。
——“西遷精神”是偉大的奉獻精神。豐碑在犧牲中鑄就,事業在奉獻中創造。黨中央“開發西北、建設西安”的愿景目標激發了西遷人獻身使命、甘于奉獻的高尚情操和自覺行動。在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里,成千上萬的知識分子和勞動人民在西遷西進的過程中,識大體、顧大局、講奉獻,以高度的主人翁意識投身到西部發展的偉大事業中。從大樹西遷、扎根黃土到枝繁葉茂、開花結果,西遷人用真情的奉獻凝聚崇高精神追求的價值取向,以無數可歌可泣的事跡,在黨和人民面前充分展現西遷群體勇于犧牲、甘于奉獻、顧全大局的優秀品質,也創下了一個個足以載入史冊的豐功偉績。一個城市的生存發展,需要成千上萬腳踏實地的行動者和默默耕耘的奉獻者。弘揚“西遷精神”,必將鼓舞更多的西安人砥礪前行,激勵起大西安追趕超越的磅礴力量和不竭動力。
(作者系陜西師范大學哲學與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