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7年1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瑞士達沃斯國際會議中心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并發表題為《共擔時代責任 共促全球發展》的主旨演講。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
【編者按】世界經濟論壇2018年年會在瑞士達沃斯拉開帷幕。回眸一年前,習近平在達沃斯和日內瓦的兩場演講,讓“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散發出真理的光芒,那洪鐘般響亮的聲音至今回蕩在世界的上空。今年論壇主題“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運”,堪稱習近平去年演講主題的延伸和傳承。海外學者驚嘆,中國智慧啟示全世界,中國方案推動全世界,中國貢獻繁榮全世界。從即日起,人民網推出系列特稿,解讀世界為何青睞“人類命運共同體”。
達沃斯,阿爾卑斯山系最高的小鎮,站在這兒遠眺,湖光山色盡入眼底。23日,世界經濟論壇2018年年會在此開幕,主題為“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運”。一年前的此時,正是在瑞士的達沃斯和日內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全世界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
歷史的腳步走過一個年輪,人類命運共同體再次于此發出響亮的回聲。2017年,從雪山皚皚的小鎮到萬國旗飄揚的聯合國總部,從5月鮮花盛開的北京“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到綠意蔥蘢的峴港APEC,這回聲在全球頻頻激蕩共鳴,寫入聯合國決議,成為世界共識。
“國家和,則世界安;國家斗,則世界亂。”2017年,逆全球化浪潮繼續席卷、恐怖襲擊頻仍、發展鴻溝日益突出……在分裂帶來的滔天濁浪下,沒有一座孤島能夠獨自幸存。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中華文明自古以來的擔當意識,凝聚為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的中國方案,推動國際社會這艘大船,風雨同舟,相濟同行。
中國方案改進全球治理
一根竹竿難過汪洋海。當今全球面臨的挑戰極為嚴峻,任何政府、企業和個人都不可能獨自應對。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在2018年世界經濟論壇年會開始前表示,無論國際、地區還是行業問題,都不可能孤立地得到解決,而是需要制定“系統性方案”。
回望一年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瑞士日內瓦和達沃斯時“閃耀全場”的兩場演講,給出的正是“系統性方案”、是全球治理的指南針。
——堅持對話協商,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的世界。
——堅持共建共享,建設一個普遍安全的世界。
——堅持合作共贏,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
——堅持交流互鑒,建設一個開放包容的世界。
——堅持綠色低碳,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
在日內瓦聯合國總部大樓發表的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中,習近平結合中國哲學、中國理念、中國實踐,從伙伴關系、安全格局、經濟發展、文明交流、生態建設等五個方面,深刻、全面、系統闡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清晰勾勒了中國方案和行動路徑,為走向不確定的世界指明了和平發展的方向。
一年間,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已屢屢在國際場合獲得認同。2017年2月10日,聯合國社會發展委員會第55屆會議一致通過“非洲發展新伙伴關系的社會層面”決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首次被寫入聯合國決議中。同年3月1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關于阿富汗問題的第2344號決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首次載入安理會決議。3月23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34次會議通過關于“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和“糧食權”兩個決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首次載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決議。去年11月2日,中國關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又寫入聯大“防止外空軍備競賽進一步切實措施”和“不首先在外空放置武器”兩份安全決議……
從理念到共識,彰顯了中國方案對全球治理的巨大貢獻。從中國的提倡到世界的相和,凸顯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智慧閃光。
法國國際問題專家高大偉認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征程將是應對反全球化、極端民族主義的良藥。
上合組織秘書長阿利莫夫說,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超越民族國家意識形態的“全球觀”,是全球治理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的核心。法國前總理拉法蘭也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稱為“全球在21世紀的重要使命”。
中國方案促進世界共贏
大道至簡,行勝于言。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指導下,中國將與各國命運休戚與共的決心,化為一個個堅實的腳步,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貢獻者和主要推動力。
“中國是全球增長的基石,世界穩定的來源”,美國彭博新聞社稱,到世界走一遭,你會發現:中國在崛起,而西方在對付著過。
中國國家統計局1月18日公布了一組數字——2017年中國GDP總量超82萬億元人民幣,全年增速達6.9%,亮眼的成績單再次令世界驚嘆。
習近平一年前在日內瓦的主旨演講中表示,中國發展得益于國際社會,中國也為全球發展作出了貢獻。中國將繼續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將自身發展機遇同世界各國分享。
事實上,已經有不少國家搭上中國經濟騰飛的“快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實踐不斷向世界釋放合作共贏的紅利。
中國已經同80個國家和組織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協議,同30多個國家開展了機制化產能合作,在沿線24個國家推進建設75個境外經貿合作區,中國企業對沿線國家投資累計超過500億美元,創造了近20萬個就業崗位。
亞投行成立兩年,成員數由成立之初的57個增至84個,參與投資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數達到24個,涉及12個國家,貸款總額超過42億美元。阿曼杜庫姆經濟特區建設、巴基斯坦M4高速公路、印度古吉拉特邦農村公路項目……亞投行的融資項目點亮了各方發展繁榮的大道,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實踐。
和平發展離不開穩定的外部環境。2017年9月,習近平出席國際刑警組織全體大會上指出,中國在辦好自己事情的同時,始終認真履行自己的國際責任。中國堅決支持國際反恐怖斗爭,全面參與聯合國、國際刑警組織、上海合作組織、中國-東盟等國際和區域合作框架內的執法安全合作,創建了湄公河流域執法安全合作機制,建立了新亞歐大陸橋安全走廊國際執法合作論壇。中國堅定支持和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是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
在生態環保領域,中國堅定支持和落實氣候變化《巴黎協定》,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開展瀾滄江-湄公河水資源和氣候變化影響聯合研究,鼓勵與中東歐進行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項目合作,著眼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可持續未來。
中國方案推動世界發展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自2013年中國首次在國際場合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倡議以來,習近平在不同場合多次深刻闡釋這一理念。
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漢堡峰會上,習近平強調,二十國集團要堅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大方向,為世界經濟增長發掘新動力,使世界經濟增長更加包容,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推動聯動增長,促進共同繁榮,向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邁進。
在越南峴港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中,習近平提出果敢應對世界經濟深刻轉變的四點主張——繼續堅持建設開放型經濟,努力實現互利共贏;繼續謀求創新增長,挖掘發展新動能;繼續加強互聯互通,實現聯動發展;繼續增強經濟發展包容性,讓民眾共享發展成果。
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個歷史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風順,需要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應該鍥而不舍、馳而不息進行努力,不能因現實復雜而放棄夢想,也不能因理想遙遠而放棄追求。
在金磚國家工商論壇開幕式上,習近平呼吁,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中國的長期穩健發展給世界源源不斷地注入的正能量,國際社會期待分享中國經驗、中國方案。對中國快速發展成果的驚嘆令各國掀起學習中國先進發展和治理經驗的熱潮。《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系列書籍在世界多地熱銷。截至1月12日,2017年11月面向全球發行已超過1000萬冊。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體現了中國的榜樣力量。”摩洛哥真實性與現代黨總書記奧馬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中國共產黨不僅要造福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也要造福世界各國人民,中國已在全球最佳政治、經濟制度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習近平的倡議作為一個夢想出現在世人面前,它超越了唯我獨尊、迷信武力的現行單極國際格局。這正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性和價值所在。全世界都在以極大的熱情關注著這一倡議的實施進程。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構建命運共同體是全人類共同的目標,只要牢固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攜手努力、共同擔當,同舟共濟、共渡難關,就一定能夠讓世界更美好、讓人民更幸福。
系列報道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