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一水分秦楚,清江入畫樓。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被稱為“秦楚襟喉”;風氣兼南北,語調雜秦楚,因其獨特的人文風情,彰顯著秦風楚韻;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因其怡人的生態文明,勾勒出美輪美奐的水色長卷。
這里就是陜南門戶,中國生態富硒木瓜之鄉、全國優質富硒茶重要產區、三苦精神發源地——秦楚邊城,水色白河。
在陜西省東南端,一江清流映畫出秦楚邊城1450平方公里的詩意山水,也孕育了水色白河積淀千年的歷史人文。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重要水源涵養區,千里漢江從這里流出陜西,流向京津。歷史上,曾因水運繁華享有小漢口的美譽,并以盛產綠松石而馳名全國,如今316國道穿境而過,襄渝鐵路復線連接東西,十天高速貫穿南北,處于西安、重慶、武漢一日經濟圈中心節點的白河,交通暢達、區位勢顯,猶如璀璨的漢水明珠,鑲嵌在美麗的秦巴腹地,呈現出開放融合的勃勃生機。
氣候溫潤生態宜人。白河既是連接道教圣地武當山及神龍架自然保護區的重要驛站,也是陜南生態山水度假游的理想之地。氣象萬千的繡屏云海、魁星朝霞,山奇水秀的紅石河旅游風景區,體現白河艱苦創業精神的石坎梯田原貌;新農村建設的美麗田園風光,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三點水”飲食文化;被稱作中華小武當的廟山寨,小橋流水、百轉千回的橋兒溝古街,古樸典雅的張黃大院徽派建筑,一張張凸顯秦楚邊城水色白河的美麗名片,讓人目不暇接,沉醉其中。
自然稟賦得天獨厚。森林覆蓋率高達66%,水能資源潛力巨大,主要河流斷面水質均達到國家二類以上標準。清純的水,潔凈的空氣,富硒的土壤,孕育出最優質的富硒農產品。14萬畝光皮木瓜獲得農業部、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志產品保護;8萬畝茶園遍布于海拔千米上的青山碧水間,白河春燕茶以朝廷貢茶聞名于世;研發生產的碳基營養肥處于國內市場領先水平,成為綠色循環發展的成功典范。光皮木瓜、富硒茶葉、碳基肥料與生態養殖、特色石材、油用牡丹、生態旅游、健康養老構成的八大支柱產業,資源富集、前景廣闊,正成為白河經濟發展新的動力引擎。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能人創企業、百姓創家業、創業帶就業”的夢想從兩河工業園區創客孵化基地振翅起飛,“山上建園區,山下建社區,招商辦工廠,農民變工人”的創舉在白河這片熱土競相綻放。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優惠招商政策,提供優質服務,重商愛商親商護商,秦楚邊城、水色白河,呈現在您眼前的是一幅“生態美、產業強、百姓富、保障好”的幸福畫卷!
勤勞淳樸、誠信熱情的21萬白河人民,誠摯歡迎四海賓朋前來旅游觀光,考察訪問,投資興業,共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