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記者 梁真鵬) 2018年12月20日,冬日的暖陽普照在漢濱區吉河鎮板廟村新建成的400平方米的村級文化活動廣場,這里擠滿了村民,大家臉上掛著幸福的笑容,互相間說笑著,一邊欣賞著“文化扶貧樂萬家一村一場綜藝晚會”,一邊慶賀著張大根等22戶88人今天勝利摘掉貧困戶的帽子。
市財政局、市生產資金管理局、市政府采購管理中心等幫扶單位自2017年底包聯該村以來,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結合板廟村實際,以產業扶貧為突破口,充分發揮全村林業資源豐富自然優勢和區位優勢,大力發展香菇種植和生豬養殖,實施新民風建設,在家門口創業,增加貧困戶收入,全力打贏脫貧攻堅仗。
產業鋪就致富路
板廟村位于吉河鎮南邊,全村轄10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2945畝,退耕還林1280畝,建檔立卡貧困戶136戶479人,2018年底在冊貧困戶94戶305人。
駐村工作隊到村開展工作,調研村情戶情,了解貧困戶致貧原因,一心一意興產業,不遺余力富百姓。對有發展香菇種植意愿的貧困戶,鼓勵貧困戶與香菇種植合作社合作,由四組能人大戶王治合組建的合作社免費提供技術,幫扶單位給予適當補助,支持貧困戶發展香菇種植產業;采取貧困農戶分散發展,合作社提供菌種和技術,負責保底價定購回收統一銷售的抱團發展模式,利用產業發展的規模效應,逐步帶動部分有獨立發展潛力的貧困農戶脫貧致富。目前,全村發展香菇4萬袋,為農增收20萬元。幫扶板廟村三組在外創業成功人士董志兵和徐安回村創業,建立現代農業園區,以能人大戶帶動貧困戶發展。
一組余興金父子倆以前在湖北承包土地退耕還林,喂豬養豬,有著豐富的養豬經驗。幾年下來受市場波動,吃穿用之外,僅僅混個肚兒圓。“以前,沒有好企業帶動,養好了賣不出去,還要虧,所以搞養殖的人如履薄冰。”他們說。如今,幫扶單位制定產業獎補政策,有龍頭企業做后盾,父子倆決心回家搞養殖業,2018年養豬126頭。根據貧困戶年底實際出欄數予以補助政策,僅生豬養殖40多戶貧困戶全年出欄1200頭,全村增加收入80萬元。窮人跟著“龍頭”走,“龍頭”跟著產業走,產業跟著市場走,以龍頭企業發展帶動群眾脫貧成為貧困戶的“致富經”。
“社區工廠”共圓就業夢
12月11日,安康浦宸毛絨玩具廠在吉河鎮吉河壩社區舉行揭牌儀式,標志著多方扶持、備受關注的吉河鎮毛絨玩具新社區工廠項目成功落戶。板廟村一組黃菊就在毛絨玩具廠車間里上班,28歲的貧困戶黃菊,她手拿毛絨布技術嫻熟地縫制這些玩具布品,一會兒功夫她就將桌上的布條全部縫制起來做成半成品。“玩具廠辦在家門口,到廠里上班,既能掙工資,又能照顧老人孩子,確實解決了家里的大問題。”讓群眾在家門口就業,既滿足了貧困戶“掙錢顧家兩不誤”的需求,又緩解了企業“招工難、用工貴”的困難,讓全村49戶集中安置貧困戶走上脫貧致富之路。
市財政局作為包聯該村脫貧攻堅幫扶單位,該局相關負責人多次對吉河鎮毛絨玩具新社區工廠建設進行調研指導,協調解決建廠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明確一名縣級領導具體負責和鎮上對接,制定時間表、任務圖,攻堅克難,爭取項目早日落地。該局拿出10萬元幫扶資金投入村集體,再由村集體以借貸的形式投入新社區工廠,為村集體經濟注入活力。
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約400余萬元,已招錄集鎮及周邊貧困村群眾150余人進廠就業,待項目全部建成將解決200余群眾就業,預計就業群眾月工資將達到2500元以上。下一步市財政局將包抓的49戶集中安置貧困戶與社區工廠妥善對接,全部實現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
結對幫扶早脫貧
投資80余萬元新建362平方米的標準化村級綜合服務中心正式投用,400平方米村級文化廣場建成投用,解決投資13萬元修建一組產業路,協調落實3組公路建設項目700米41.5萬元。安排15萬元通過以獎代補方式支持貧困戶發展生豬、土雞養殖,每出欄一頭生豬獎補400元,最高獎補6000元。落實資金5萬元,購置7臺空調、消毒柜、油煙機、彩電、監控、會議室LED屏等電器設備,為板廟村9組接通自來水,為村上落實30個垃圾桶。積極開展新民風建設,推進新民風進校園,邀請安康人民廣播電臺專業播音員錄制《板廟村村規民約》,在板廟小學上學、放學期間,播放板廟村村規民約,引導學生、家長共同移風易俗,婚喪嫁娶事宜從簡從儉,切實減輕群眾人情禮儀負擔。
一樁樁一件件摸得著看得見的好事,讓板廟村村民真切地感受到市財政局幫扶單位的深情厚誼。幫扶單位干部全員參與結對幫扶工作,每名干部交友幫扶2戶貧困戶,堅持每月到戶走訪一次,了解貧困戶生產生活存在困難,力所能及的為貧困戶辦實事。任夢竹主動為貧困戶余興金聯系貸款,解決養殖場資金短缺問題;鄺鳴鐘為貧困戶董志軍解決子女升學難題;劉瑛購買禮品上門看望貧困戶患病妻子蔣典花,幫扶單位干部職工為貧困戶余興金孫子上大學捐款5000余元,為扶貧超市獻愛心捐款4400元。第一書記李大發說,下一步我們將結合三變改革和3+X扶貧模式,進一步加大產業幫扶力度,助推貧困戶早日脫貧。
據統計,自開展幫扶工作以來,市財政局局屬各幫扶單位已籌措資金585萬元用于幫扶的5個貧困村發展產業和基礎建設等工作,極大地改善了貧困村和貧困群眾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提升了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為按期順利實現脫貧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