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昊
進入5月,全市上下緊盯“百日沖刺”脫貧攻堅任務,戰火轟鳴、硝煙四起。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作為一個臨近市區的集鎮——漢濱區張灘鎮,如何來確保脫貧攻堅決戰決勝?
“強化一支隊伍,實施兩輪驅動,突出五個重點,健全兩個機制……”張灘鎮黨委書記周鋒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爬坡過坎、攻營拔寨,狹路相逢勇者勝!
大戰迫在眉睫,鼓舞士氣尤為重要,而充實人力更為關鍵。該鎮臨時調整20余名干部,迅速充實到基礎相對薄弱的3個村,通過人力資源重組,鍛造強化出了一支鐵血之師向貧困宣戰。
隊伍的問題解決了,可短短百余日,如何充分利用好這支隊伍,攥緊拳頭、集中發力呢?
帶著這個問題,筆者隨周鋒來到了張灘鎮田灣社區。在社區大門口,一張兩米左右的“張灘鎮田灣社區2019年貧困戶脫貧缺項管理責任清單臺賬”顯得格外醒目。
“小張,這就是你要的答案!”周鋒指著清單臺賬開門見山地說。
其實貧困戶脫貧缺項管理就是周鋒說的“兩輪驅動”產業具體形式。“缺項管理,說到底就是對照‘577’貧困退出標準,一戶一戶查找問題,一個一個銷號……”周鋒解釋道。
為在短時間內將好鋼用到刀刃上,該鎮創新推出缺項管理三色督辦工作機制,把幫扶責任人、貧困戶家庭情況、“八個一批”措施落實情況、五項指標達標情況全部囊括在一張圖上。紅色表示缺項難落實,黃色表示有推進未達標,綠色表示落實到位符合退出標準。根據具體工作進展,鎮脫貧攻堅指揮部及時進行“三色督辦”,倒逼工作落實。綠色部分常規走訪,重點針對紅色、黃色,瞅準目標,一戶一戶、一項一項將紅色變為黃色再變為綠色。
截至目前,張灘鎮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基本完成,新修50余公里道路;建設了總投資826萬元的聯村供水工程,確保全鎮7000人吃上干凈衛生水。同時,該鎮結合貧困戶意愿,對有產業、園區帶動發展的貧困戶就地就近安置。目前,雙廟子安置點已全部竣工,三中安置點、中心社區正在施工中;全鎮已建成安置房501套,分房到戶727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