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曹明鈺)“父母負責棚養,我們負責林下散養,我們與城區興安市場、紫陽縣農貿市場達成協議,不愁養也不愁銷了。”漢濱區五里鎮冉砭村養殖大戶余尚濤說道。
天下著蒙蒙細雨,冉砭村第一書記又來到了余尚濤家,家中的父親正在給雞粉碎包谷,妻子和往常一樣查看雞棚整體情況,兩個小朋友就在院壩嬉笑打鬧著,一家子忙中作樂,其樂融融。
余尚濤是冉砭村二組村民,今年34歲,父母年事高,家境貧寒,一直在外務工。2015納入貧困戶,愛學習的他從外地打工回來,了解到國家在幫扶他脫貧,有很多好的政策,他決定找村干部詳細了解當前的脫貧政策,經過實地考察,村干部建議他學習畜牧知識,在他家背后山坡養殖“土雞”,最后,余尚濤在村干部和家人的支持下,在信用社貸款5萬元,搭建400平方米雞棚,購買500只雞苗,開啟了他的養殖之路。
在養殖過程中,村委會每次組織的技術培訓會他都不落下,不斷學習養殖技術,可喜的是,第一批的500只雞全部售空,收入15000元,2016年順利脫貧。2017年,購買第二批1000只雞苗,到年底全部售空,收入30000余元。2018年,他意識到不能僅限于在棚內養殖,最后決定把家背后的樹林圈起來,不斷擴大養殖面積。第一書記幾次建議他到各大農貿市場考察,要做市場調研,城區老百姓比較喜歡山地散養的烏雞,最后,余尚濤決定在原有2000只的基礎上購買3000只烏雞。2018年12月,遠在紫陽縣城農貿市場的商家一次性買斷烏雞,并達成長期的合作協議,共計收入達7萬元。
“我還年輕著,當個貧困戶又不光彩,媳婦都不同意,雖然辛苦但是有錢掙了,這就行了。”余尚濤高興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