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唐紀創 黃文安
山大人稀,山高溝多,溪流遍布。漢濱區葉坪鎮境內,流域面積達10平方公里,7條河流全部流入恒河。
恒河是漢江第二大支流月河的發源地,漢江是長江防護工程和南水北調工程重要水源保護區域,恒河源頭的環境保護重要性不言而喻。
秦嶺南麓的葉坪鎮,恒河發源地崖屋河頂海拔2140米。這里是漢濱區最偏遠的一個鎮,漢濱區委常委、宣傳部長趙偉曾肯定, “葉坪鎮的干部有一種精神,那就是不畏艱苦、甘于寂寞、無私奉獻的高山守望精神。”漢濱區鎮級總河長白云飛就用行動詮釋了這種精神。
“2013年初,白云飛主動放棄城區機關工作優越條件,懷揣改變農村落后面貌、建功新時代的初心和夢想,來到恒河源頭葉坪鎮,一干就是8年。”現任葉坪鎮鎮長丁禮儒介紹,白云飛擔任鎮長期間,立足葉坪原生態自然資源稟賦,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打造了原生態米核桃之鄉,發展原生態中藥材1500畝,發展原生態獼猴桃970畝。
2017年,漢濱區落實河長制工作初期,當時白云飛擔任葉坪鎮黨委書記,毅然擔任了恒河源頭葉坪鎮級總河長。他多次說:“河長這個職務比書記責任更重大,履職情況直接影響恒河乃至漢江沿線百姓生存安全,關乎一江清水送北京的質量,我要像保護自己生命一樣保護境內所有水源。”葉坪鎮的發展實踐證明,他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
推行河長制初期,他經常走村入戶,定期巡查境內河道,深入調研山區群眾環保意識和節水、護水意識,全面掌握群眾用水習慣。
針對山區群眾愛水、護水、節水意識淡薄,河道垃圾亂堆亂放等不良習慣。他帶頭在全鎮推行“三長+一員”河道管理模式,每條河流明確一名村級河長、一名督查長、一名公安警長,加上一名護河員,把“三長+一員”責任進行捆綁考核,推行月檢查、季通報、半年一考核,同獎同罰。
“從嚴禁止污水直排,從嚴禁止私挖亂采,從嚴禁止垃圾亂倒,從嚴禁止河柳亂砍亂伐,從嚴禁止河魚亂撈亂捕。”市自然環境局漢濱分局局長李德朝介紹,葉坪鎮堅持依法治理,堅持以發展解決問題,爭取項目資金800余萬元,修建污水處理場3處,修建垃圾收集屋12座,購買垃圾清運車2輛,聘請環衛工人13人,實現了鎮境內所有鎮村公路沿線垃圾統一回收清運,規范處理要求,從源頭上杜絕了垃圾亂倒問題。近4年來,葉坪鎮聯合水利、漁政、農業、環保、司法等執法部門開展河道執法檢查活動20余次,組織人大代表視察河道保護工作2次,處理違法行為5人次。
2018年7月,白云飛教育兩名違法情節較輕的初次網魚對象,各出資2000元購買魚苗,當眾在恒河放生“悔過魚”,讓違法者從心底里認識錯誤,主動用實際行動修復生態,彌補錯誤行為,用現身說法的方式教育群眾自覺保護河道環境和河道生態,群眾反響良好,受到市區相關部門肯定。
“近年來,他把落實河長制職責與推進新民風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把愛水、節水、護河等措施寫進村規民約里面,號召村民相互監督、自治管理。”葉坪鎮椒溝村駐村干部王玉芳介紹,白云飛帶頭召開村組群眾“院落會”300余場次,講清了保護河道生態和保護水資源重要性。
由于定期召開群眾“院落會”,大家都明白了愛護河道環境和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他還堅持每學期到學校召開一次師生環保宣講大會,號召全體師生要做環保忠誠衛士,帶頭守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寶貴水資源。
2019年以來,葉坪鎮沒有發生過一例破壞河道和水資源案件。只要發現有可疑人在河道逗留,就有人第一時間向護河員舉報,護河員會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進行監督核實,從源頭上杜絕了違法行為發生。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發展理念根植于葉坪鎮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在恒河之源,白云飛甘當守護一河清水的忠誠衛士,用忠誠和擔當默默守護著人類寶貴的資源,為葉坪人民留下了人人向往的青山綠水,人們擺脫了貧困走在富裕的大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