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尹仁園
2020年初,正是疫情防控關鍵期,漢濱區人武部干部曹璽被組織選派到距城區100公里外的牛蹄鎮朝天河村擔任第一書記。
初到朝天河村,他同村干部吃住在村,投入到緊張疫情防控工作中。雖然之前在鄉鎮工作過幾年,但隨著角色的轉變,他一邊抱著學生的姿態學習各項幫扶政策,了解全村整體情況,一邊和扶貧隊員一起入戶走訪座談,摸透村情民意,在扶貧工作中逐漸從一名“新手”變得“輕車熟路”,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人武干部的擔當和責任。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要實現打贏脫貧攻堅戰目標,必須充分發揮黨建的引領作用。曹璽首先從強化支部陣地入手,強化隊伍建設,健全完善了“三會一課”制度,規范了支部日常運行。學習內容上,除了抓好學習黨章黨規和中省市脫貧攻堅重要精神的同時,還結合實際認真學習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策。在抓好支部建設的同時,將凝聚民心、轉變發展觀念、增強發展信心作為工作重中之重,通過一系列措施,既增強了村民對黨支部、黨員的認同感,也使他們對脫貧致富有了更大信心。
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戰,也是全面建成小康之年,不能讓一戶一人掉隊,曹璽一住村上幾個周不回家,沒有了陪伴家人和剛出生孩子的時間,妻子也曾抱怨過,時間長了也就慢慢理解了。他勤懇工作,認真謀劃,實實在在為民辦好事辦實事,受到組織和村民一致點贊。在村工作一個月后,父親檢查出骨髓異常綜合癥,而他卻無法在病床前陪伴照顧。父親住院期間打電話說,“兒子,你安心在村上工作,爸爸也是名4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家里有你媽她們,不要操心爸,要以工作為重,對得起組織信任,全力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2020年7月底國家普查期間,父親病情加重,曹璽因全程參與此項工作直至圓滿完成,等來到醫院時父親已是昏迷狀態。父親去世后,曹璽說,最遺憾的,是沒能和父親說上一句脫貧攻堅國家普查全村貧困戶全部達標脫貧,順利通過了國家驗收。但對于自己去世的父親,曹璽卻愧疚未能盡好當兒子的責任。
駐村幫扶以來,曹璽結合扶貧對象動態管理工作,以國扶辦建檔立卡APP扶貧對象相關數據為基礎,對朝天河村貧困戶進行全面準確摸底清查,和駐村工作隊員、包村鎮干部以及村兩委干部利用一個月時間,白天挨家挨戶入戶遍訪,晚上電話聯系外出務工人員,一一核實,核對家庭人員信息,了解外出務工地點及“兩不愁三保障”達標情況。對從中發現的問題,認真記錄在工作日志上,著手一件件解決。
駐村后不久,聽聞群眾反映5組水壓不夠、水質渾濁后,曹璽經實地了解后,立即聯系供水站確定方案重新選址,新修水窖,為村民解決了吃水難題。2020年6月通過協調愛心企業為村教學點師生捐贈價值2萬余元校服、學習及辦公用品。
入戶走訪中,他發現了73歲的貧困戶李運林的家庭困難。李運林腿有嚴重風濕,全家僅靠妻子務農維持生活,加之兒子此前意外去世,兒媳離家出走,留下幼小的孫女由老兩口撫養。他及時同村兩委干部開會研究確定將該戶納入低保,并承諾每年個人捐助其孫女2000元上學生活費用并至大學畢業。李運林說,小曹書記就是我們全家的貴人,他還動員我們養豬、養雞并享受了產業獎補政策,全家年收入也達到2萬多元,小兒子大學也畢業了,一家人也過上了小康生活。
扶貧點對點,服務面對面。在做好政策宣傳及“扶貧與扶志”相結合上,他注重補齊貧困戶“精神短板”,通過村便民服務微信群、政策宣傳欄線上線下結合方式、“扶貧超市”積分兌換,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村民文明素質,讓鄉親們有了更多獲得感。同時加大入戶走訪和惠民政策宣傳力度,深受群眾歡迎。現在村民閑時打麻將喝酒的少了,比貢獻、比干勁、比分高的多了,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既然組織派我下來駐村,這是組織的信任,如果不踏踏實實靜下心來干點實事,那就虛度了光陰,也無法向黨和群眾交代。駐村以來,村上的群眾也都將我當成了‘自家人’,我更要不遺余力,全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曹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