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亚洲另类春色,久久中文字幕网站,日韩影视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桃视频,国外国内精品国产成人国产三级

  •  聯系電話:0915-3356512
  •  投稿郵箱:news@akxw.cn
 > 新聞 > 縣區 > 漢濱
山水田園沈壩就是桃源 種養加旅特色托起優勢
2021-06-02  來源:本站原創

記者 王擁 吳蘇 通訊員 劉鑫KVg安康新聞網

夏木陰陰,竹深樹密,在一片濃稠的油綠中,記者走進位于漢濱區西北部的沈壩鎮,連綿起伏的山鄉深處,呈現出“山下稻糧肥,山上桑影斜”的田園風光,處處都能感受到產業振興的勃勃生機。KVg安康新聞網

KVg安康新聞網

“十三五”期間,產業發展成為群眾能否脫貧增收的重中之重,沈壩鎮黨委、政府經過多方調研,結合鎮村實際,制定出每個村的產業發展規劃,全鎮9村1社區積極調整產業結構,達到了“一村一品”的目標。在不同經營主體的帶動下,全鎮形成了“多業并舉、區域帶動、整體推進”的產業體系和農業布局,為鞏固脫貧成果,銜接好鄉村振興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KVg安康新聞網

鎮黨委書記錢廣說:“沈壩鎮的產業發展是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從強到精’的過程,通過建設示范園、成立合作社,做到了土地全流轉、產業全覆蓋,走出了一條農業集群化、節約化的路子,助農益農成效顯著,農民收入穩步提升。未來,我們將持續壯大產業,做強精品農業,最終實現農產品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商品化處理、品牌化銷售、產業化經營,在‘十四五’期間做好‘三農’大文章,譜好鄉村振興曲。”KVg安康新聞網

織就蠶桑致富網KVg安康新聞網

走進沈壩鎮橋頭村,入目可見的便是連綿成片的桑樹園,盛夏的陽光染透了桑葉,翠色盈盈的葉片生長的肥大鮮嫩。桑園上的公路旁,便是橋頭村支部書記方益平牽頭成立的頂峰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了。KVg安康新聞網

今年41歲的方益平,原本在煤礦工作多年,從17歲入洞挖礦,到后來自己承包工程,十余年的打拼,讓他手中有了一定的積蓄。2016年,方益平接到時任村支部書記唐忠信的電話,請他回老家發展產業。方益平沒多猶豫,就決定回到大山,借助脫貧攻堅的契機,帶領鄉親們擇業興業,脫貧致富。KVg安康新聞網

由于沈壩原本就具有興桑養蠶的傳統,加之蠶桑產業見效快、利潤高,方益平就立足村情,選準了蠶桑種養的路子。經過幾年發展,1300畝桑園已經覆蓋了包括頂峰在內多個蠶桑專業合作社,工廠化廠房的規模也達到了1300余平方米。2020年10月,方益平又建設了蠶絲被加工車間,形成了三產融合的全產業鏈,同時積極探索桑園養雞,開發桑葉茶、桑葉面、蠶沙枕等衍生產品,拓寬增收致富渠道。KVg安康新聞網

KVg安康新聞網

自去年蠶絲被投入生產以來,方益平的“圣葉夢”蠶絲被一經推入市場,便供不應求,在展銷會上,更是屢次獲得金獎。“因為我們的蠶絲被完全是100%的桑蠶絲,具有吸濕調溫等功效,所以深受消費者的喜愛。今年我們村上小蠶共育240余張春蠶,預計可以制成2000多床蠶絲被,按照目前的價格,產值可以達到500萬元。”談起自家的蠶絲被,方益平的語氣間滿是自豪。KVg安康新聞網

按照沈壩鎮黨委、政府的規劃,橋頭村將依托方益平的圣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圍繞提升一產、主攻二產、強化三產的思路,把該村的蠶桑全產業鏈打造成優勢生態產業, 高質量構建傳統繭絲加工的發展格局,延伸產業鏈、價值鏈,協調建立蠶桑分享產業延伸同步收益機制,實現鄉村美、產業興、農民富。KVg安康新聞網

蔬果糧油富鄉親KVg安康新聞網

離集鎮不遠的花紅村,連片的水田里栽種著150畝蓮藕和300余畝的水稻。村支部書記胡紀全站在田坎上,不時蹲下身子,察看水稻苗的長勢。不遠處的蓮藕田里,蓮葉亭亭玉立,綠藻鋪滿了水面,蛙鳴聲不時響起,一副“蛙鳴蓮葉下,魚入稻花中”的詩意景象在眼前徐徐展開。KVg安康新聞網

依靠發展生態農業,花紅村的景致更添秀麗,周末假期,不時還有游客專程跑到花紅村游玩。但在幾年前,由于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的缺失,該村的大部分土地農田都處于荒蕪的邊緣。胡紀全就是在這個時期回到了家鄉,擔任村干部后,他牽頭成立了花紅蓮藕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三變”改革,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胡紀泉發現,蓮藕作為一種種植周期長、采挖成本高的蔬菜,如果長期大面積種植,村民很難從中受益。2020年10月,借助陜西省發展糧油綜合能力提升項目的契機,花紅村在沈壩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在全村687畝水田中,運用水稻直播技術,試點種植上百畝水稻,推進以優質水稻為重點的特色糧食產業增產增效,推進“稻+”生態發展模式,提升糧食產能和綜合效益。“等水稻收割后,我們就立馬翻耕農田,栽種油菜,把土地資源充分利用起來,打造花紅糧油基地,在鄉村振興時期帶動更多村民增收。”胡紀全說,除了糧油,花紅村還有不少返鄉創業的村民發展其他產業,80畝金絲皇菊、60畝葡萄,60頭牛、100頭豬等以家庭為單元的農場、合作社,都經營的有聲有色。KVg安康新聞網

KVg安康新聞網

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和標志,花紅村的產業規模不斷壯大,以糧油為主的傳統農業不斷被推上臺階,從土里刨食向土里生金轉變。對于未來的發展,胡紀全很有信心:“下一步,花紅村將以糧油產業為主,特色農業為輔,長短產業結合的模式,充分發揮地域優勢,做實做強農業,延伸產業鏈條,力爭將花紅村的產業園區建成產品優勢明顯,區域品牌響亮、增收效益顯著的優質農產品聚集地,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KVg安康新聞網

冷水魚養出“熱”產業KVg安康新聞網

在沈壩鎮魚水園農業園區的池塘里,成群結隊的鯉魚、鰱魚、草魚正暢游其間,園區負責人王會模正在池邊給魚兒喂食,躍出水面的魚群最小的已有3斤多重,連日來四大家魚的價格上漲,王會模的臉上滿是喜興的笑容。KVg安康新聞網

看著面前綠水如茵的池塘,王會模告訴記者,當初剛來的時候,這里還是一片荒地,為了改造成魚塘,花的心思代價都不少。“我本來住在建民,2019年,瀛湖網箱養魚全面取締,得知這個消息后,我就預感到今后魚價肯定會上漲,所以就迅速回到老家沈壩社區,準備發展高山冷水養魚。政府得知我有這個想法后,也都很支持,從政策扶持、土地流轉、挖地造塘、引渠通水多個方面給了我很大的幫助。”KVg安康新聞網

沈壩鎮境內生態優良,自然稟賦極佳,小河溝碧水長流,養出的冷水魚肉質細膩,顏色美觀,魚塘的第一批魚剛上市時,就吸引了不少周邊的客商前來購買。KVg安康新聞網

嘗到甜頭的王會模,前陣子又買了5000多尾魚苗投入魚塘,預計今年純利潤可達10萬元左右。直言選準了產業路的王會模,卻不僅僅只有把冷水魚養殖做大做強的決心。由于沈壩鎮還是戰地作家崔八娃的故鄉,王會模覺得,這也是一張極具分量的文化名片,可以與農旅產業深度融合,讓沈壩鎮更具內涵與特色。為此,他在建設魚塘的同時,也同步規劃了獼猴桃園、蔬菜園、花卉苗圃,目前已初具雛形,未來,將圍繞冷水魚養殖這一核心,打造出集垂釣休閑、康養度假、農耕采摘、游玩娛樂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項目,有效地延伸產業鏈,不斷增強園區的附加值,也為沈壩紅色文化基地增添綠色的亮眼景觀。KVg安康新聞網

鎮長魏鐵牛說:“隨著沈壩鎮生態產業的規模不斷擴大,產業鏈條不斷延長,村民致富增收的動能也越來越足,不僅結出了產業興、生活美、生態靚的碩果,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生態文明新印象也正在沈壩形成。”KVg安康新聞網

在“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的”路徑下,沈壩鎮的產業朝著綠色、多元,持續延伸的方向縱深發展,生態產業扮靚了沈壩大地,引領鄉村振興的步伐越走越順暢,美麗鄉村的底色成為村民生活向好的底氣,綠水青山和著群眾如花的笑顏邁向了致富增收的康莊大道。 KVg安康新聞網

(責編:彭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