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周濬)6月4日,在漢濱區早陽鎮兩河村,農民駕駛收割機在金黃的麥田里收獲,麥浪千層,機器轟鳴,一派豐收景象。
兩河村是漢濱區優質小麥主產地之一。這兩天,榮泰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小麥種植基地200畝小麥進入成熟期,種植戶全力收獲,收割、裝袋、運送有序進行。
“今年是個豐收年呢。”該基地負責人溫榮成說,“今年的小麥產量比較高,品質也比較好,畝產能達到350公斤,比去年每畝增收50公斤。”
據了解,從耕作到收割包括防治,基地全程采用機械化。麥田里散落的零星麥穗,村上也會組織農民及時撿拾,確保顆粒歸倉。
目前,早陽鎮1.5萬畝小麥正在緊張收割當中。該鎮已建成小麥種植示范村2個,引進糧食加工企業1家,帶動60余戶農戶通過土地流轉、基地務工、代耕代種、訂單種植等方式,戶均增收2200元。
早陽鎮鎮長向偉表示,我們通過龍頭企業帶動、大戶示范引領、訂單農業等方式,進一步提高農業機械化使用率,推進撂荒地治理,確保糧食安全,讓農民把飯碗緊緊地端在自己的手上。
在張灘鎮張灘社區,小麥已收割完畢,安康市伊蘭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正在進行玉米機械化播種。“去年用小型播種機,120畝需要5天,今年更換了大型玉米精量播種機,2天就能完成。”合作社負責人張海濤說。
好政策,激發農民種糧積極性。今年漢濱區出臺了《關于切實做好2021年糧食生產工作的通知》和《漢濱區2021年富硒特色產業支持政策》,其中:對發展糧食作物種植30畝以上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每畝給予200元的復耕補貼,對被評為糧食種植示范村的村集體給予2萬元獎勵,對農機專業合作社購置農業機械,在享受國家農機購置補貼基礎上,再給予30%的補貼。
備戰“三夏”,喜迎豐收,農技、農機人員也早已做好準備。今年“三夏”期間,漢濱區組織農業技術干部深入田間地頭宣傳糧食生產獎補政策,開展糧食生產技術培訓,實施機械化統防統治,多舉措治理撂荒地,為全年糧食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漢濱區農業技術推廣站研究員汪德義介紹,今年全區小麥收獲已接近尾聲,夏糧收獲面積20萬畝,其中小麥12.49萬畝,產量較去年提高了2%。秋糧計劃播種面積42.9萬畝,目前已播種37萬畝,6月20日前可全面完成秋糧播種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