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昊 王陳淦
早春,行走在安康中心城區漢江漢濱段,江面碧波蕩漾,飛鳥翔集,岸邊樓宇綠樹點綴,景色宜人。
安康中心城區 邵向東 攝
然而,幾年前,這里還是另一種情形:洗衣、洗車、違規垂釣……一些當地人祖祖輩輩養成的習慣,正在延續。
自2019年5月,安康市人大常委會正式啟動《安康市漢江流域水質保護條例》立法工作起,漢濱區及早謀劃、順勢而為,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全面落實禁采、禁挖、限釣等剛性約束,劃定漢江保護區,在漢濱境內迅速掀起了保衛母親河熱潮。
守護一江清水永續北上,是漢濱神圣歷史使命和重大政治責任。而確保全區天更藍、山更青,漢濱更是責無旁貸。
以最強執行力,使水更清
2021年12月29日,中央第三環保督察組典型案例通報“陜西安康市蒿坪河環境風險隱患突出,重點環境治理工作推進遲緩”問題。
漢濱區委、區政府直面問題,立即成立問題整改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工作專班,印發《關于持續深入推進蒿坪河漢濱段流域生態環境治理的實施意見》《蒿坪河漢濱段流域生態環境治理工作方案》,制定了《蒿坪河漢濱段流域水環境治理工作責任清單》,治理措施推進有序。
環境監測人員開展水質監測 劉維巍 攝
在5條河溝修建三級應急收集池8個,對廢水進行中和降解,每月對蒿坪河漢濱段17個斷面水質進行監測。通過懸賞揭榜的方式引進第三方治理公司,投資910萬元實施兩處導排水工程建設,計劃5月底前建成投用……
區生態環境分局干部檢查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 葉偉 攝
按照“鎮辦吹哨、部門報到”的工作機制,成立了生態環境保護巡查隊,招聘專職人員6名、租賃汽車1輛、購買摩托車3輛、設置攝像頭13個,從嚴從快打擊非法開采、私挖亂采破壞生態環境違法行為……
組織對蒿坪河流域各河溝疏浚清淤,完成了河溝沿線煤堆碳堆、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設置大型宣傳展板18個,積極做好群眾宣傳引導……
對蒿坪河漢濱段流域重點行業企業、礦山生態環境、畜禽養殖、兩廠(場)運行、農業面源污染、飲用水水源地、散煤堆放、河道采砂、公共衛生等重點污染源和潛在環境風險隱患開展拉網式排查,建立問題臺賬,逐項夯實責任人,明確措施,強力整治。
一系列整改措施,真金白銀、真刀真槍、切中要害,抓住了主要矛盾,更抓住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瀛湖景色 邵向東 攝
除此之外,漢濱區全面落實“河長制”,常態化開展漢江城區段禁洗管控、河湖“清四亂”、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監管,高效完成了“十四運”瀛湖水質保障、黃石灘水庫水源地保護區劃定和46處農村污水處理設施第三方運維。
“全區流域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達到100%,漢江出漢濱斷面穩定保持Ⅱ類水質,月河、吉河、黃洋河、恒河水質均達到功能區劃標準,中心城區及建制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合格率100%,水環境質量位居全省前列。”安康市生態環境局漢濱分局局長馬立剛說。
以最優方案,讓山更綠
綠色是發展的底色!
近年來,漢濱區牢牢把握國家主體功能區、南水北調水源涵養區發展機遇,深入踐行“兩山”理論和“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科學論斷,遵循林業產業生態化、林業生態產業化的思路,持續提高林業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成效,實現生態美與百姓富有機統一。
走進漢濱區葉坪鎮橋亭村,連片的核桃樹已抽出嫩芽,佳木成林。村民正忙著樹形修剪管護,望著碗口粗的樹木,大家臉上堆滿了笑容。葉坪鎮持續鞏固核桃發展產業,優化管護措施,通過園區承建,政府獎勵扶持模式,共爭取獎勵扶持資金161萬余元,建設核桃高產示范園2300余畝,成功創建省級林下示范基地。核桃儼然成了村民致富的“金蛋蛋”。
核桃產業只是其中之一。漢濱區林地面積達41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0%,目前,全區建成以核桃、茶葉為主的綠色經濟林果園128萬畝,其中核桃54.4萬畝,茶葉20萬畝,成為全省最大的縣域林業產業基地。林業總產值達到43.4億元,帶動20余萬人走上致富路。
京康茶園一角 李成寶 攝
依托豐富的山林資源,2021年,漢濱區加快推進雙龍景區、光腳谷景區、魚姐河生態旅游景區、流水鎮學房埡國家級旅游扶貧示范村等項目建設。對流水七里山居旅游民宿進行提等升級,完成轄區內3家星級飯店、4個A級景區、3個省級旅游名鎮、3個省級旅游示范村的復核,啟動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一批農家樂、農家賓館促推群眾穩定增收。
一方面發展林下產業,一方面在整治上下大功夫。2021年,漢濱持續強化重點監管企業和建設用地準入監管,深入推進秦巴山區“五亂”、農村環境和黑臭水體治理,排查整改“綠盾”問題49個,調查地塊土壤污染20個,檢查固體廢物單位62家次、醫療機構23家次、危險廢物管理單位12家次、核技術應用單位53家次,監測重點企業土壤及地下水6家,整改土壤風險問題3家15處,2021年農產品質量合格率達到94%,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92%以上。
以最硬手段,令天更藍
1月31日,除夕,安康中心城區“無一聲炮響!”一如既往的寧靜。成績來之不易,這其中包含了漢濱區長達三年從上而下,鐵腕禁止燃放和銷售煙花爆竹的信心和決心。
鳥瞰城東 邵向東 攝
2019年9月,漢濱區、高新區管委會聯合發布《關于中心城市禁止燃放和銷售煙花爆竹的通告》,明確規定,安康中心城市禁放區域內全年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任何時候燃放煙花爆竹。對違規燃放煙花爆竹的,由公安機關責令停止燃放,處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違法經營煙花爆竹制品的,由應急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非法經營活動,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并沒收非法經營的物品及違法所得。
通告下發,重在執行!漢濱的干部們都明白,要想執行好通告,最關鍵的還是除夕夜到大年初一這個最為敏感的時刻。
自發布通告起,每年從除夕到正月初一,萬家團聚的時候,漢濱區委、區政府相關領導總會帶隊在中心城區巡視,并組織區應急管理局、區公安分局、區城管分局、區生態環境分局、區消防應急大隊、各鎮辦盡銳出戰,全面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引導文明祭祀,防止空氣污染和噪聲污染,倡導文明過年。
2021年,漢濱區爭取污水治理、大氣污染防治等中省專項資金4746萬元,籌劃包裝的月河、蒿坪河流域污染治理和環境監測能力建設等11個項目,計劃投資約2.7億元,順利進入中省項目儲備庫,五里、張灘鎮水污染防治項目建設完成95%,轄區環保基礎設施保障水平穩步提高。
漢濱區人大對漢濱全區生態環保工作進行專題詢問,區政協多次就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行視察,生態環境、水利、住建、交通、城管、消防等多部門聯動,全年累計出動8000余人次、印發宣傳資料4萬余份、設置檢查點70余個,勸阻非法燃放行為60余起,立案查處非法銷售煙花爆竹11起、焚燒秸稈24起,批評教育90余人。開展噪聲、工業爐窯、排污許可證等專項執法行動11次,處理環境信訪問題941件,累計下達環境違法整改責任書100余份,立案處罰8件、罰款13萬余元。同時,抽檢機動車720輛、餐飲行業780家、煤質26家次、加油站30家次,編碼登記非道路移動機械930臺,建筑工地、道路揚塵、VOCs、散煤散燒污染治理持續發力。
硬手段,換來好環境。安康中心城區2021年空氣優良天數343天,綜合指數為3.06、PM2.5平均濃度29μg/㎥,同比下降1.9%、9.4%,優良天數全省第一、空氣質量全省第二,穩定保持國家空氣質量二級達標城市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