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幫助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年齡內有就業愿望和勞動能力,但無法離鄉、無業可扶、無力脫貧的“三無”貧困勞動力就業,激發貧困戶自我就業的內生動力,漢陰在141個村特別設立383名就業扶貧公益性崗位,全力推動脫貧攻堅工作。
“這段時間雨水多,我們村上聘用的其他幾個人都去路上搶修、維修道路了!楊明蓮是個苦命的女人,丈夫去世早,兒子還在上小學,女兒為補貼家用早早的輟學出去打工了,她茶飯做的還可以,忙的時候幫我們村上做飯,不忙的時候就在村上搞環境衛生保潔,家里還喂養了兩頭豬,30多只雞,每月600元的特設公益性崗位補貼,她家年底就能脫貧啦!”蒲溪鎮勝利村的文書高興的對筆者說道。
據悉,就業扶貧公益性崗位主要從事鄉村道路維護、堰渠河道管護、孤寡老人及留守兒童看守、農村敬老院管理、治安聯防協管、移民搬遷社區物業員、農村環境保潔等公共設施維護及公共服務。讓他們在基層通過自身勤勞努力,實現勞動價值,對村鎮綜合協調發展、改善社會治安、維護村貌環境、發揚鄰里互助、激發村民脫貧信心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
漢陰設立383名就業扶貧公益性崗位是實現就業兜底脫貧的一項新舉措,專項安置貧困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幫助“三無”貧困勞動力擴寬增收渠道,實現“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脫貧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