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儲毅)漢陰縣2015年嘗試推行河長制工作,加強政府治水,倡導企業治水,共同守護漢陰的綠水青山。
把河流作為自己的責任,不作河流的旁觀者
安康博元“公益志愿者”(以下簡稱博元)從水源保護地觀音河起步,走上了與政府一同治水之路。博元公益組織制定了“企業河長”管理考核細則,月初由公司部門工作人員帶領志愿者交叉檢查,量化賦分,責任段內每發現一處垃圾、少一天不巡河都有適當的經濟處罰,出現不良品行造成惡劣影響的直接換人的嚴格的考核辦法。
精準扶貧+護河先行模式,開創了群眾增收、環保雙贏之路
由博遠創新組建的“精準扶貧+護河先行”的公益環保隊伍,已在縣城水源地觀音河鎮及月河等6個鎮14個村,與82名貧困村民達成“民間河長”護河協議,截止目前共投入各種環保物資和“民間河長”護河員保潔工資200萬元,成功走出了一條群眾增收、環境優化雙贏的生態扶貧路子。
垃圾分類回收置換驛站,聚焦水環境治理的強大工作合力
2018年5月起,由博元聯合發起成立的垃圾分類回收置換驛站,已率先在縣觀音河鎮合心村、城關鎮三坪村投入運營,村民都可將轄區陸域、水域環境中的煙頭、塑料袋、飲料瓶等垃圾拿到驛站兌換積分到自己的環保帳戶存折上,用積分可以兌換各種等價的日常生活用品,通過垃圾分類回收置換驛站,助力美麗鄉村建設,讓“看得見青山,望得見綠水,記得住鄉愁”成為推進生態文明的共識。
在全面深化河長制實施湖長制的征途中,由博遠公益的帶動下,以金鑫實業、民康科技等愈來愈多有影響力的民營“企業河長”,紛紛加入到護河員管護隊伍中來,為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河湖生態治理工作,樹立了榜樣,做出了示范,譜寫了一曲“企業主動治水”致富不忘回報社會的時代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