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黃維 張白虎) 位于漢陰龍寨溝天然景區的仁河村,因地制宜,緊抓產業發展這個牛鼻子,走出了一條適合當地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發展菊花產業做好“花”文章
作為全鎮“三變”改革試點村的仁河村,不斷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效,以澗池鎮推行的“四聯”精準扶貧模式為契機,大力發展全村的優勢產業——菊花產業。采取“黨支部+鎮園產業聯盟+貧困戶”發展方式,加強與聚源菊花現代農業園區的產業對接。村上流轉200余畝土地、帶動55戶種植菊花;43戶貧困戶到聚源菊花現代農業園區務工,每戶月均增收達1000余元。菊花種植大戶沈蘭根,年種植菊花13畝,純收入超過3萬元。
壯大茶業產業建成“龍寨茶業”
龍寨現代農業園區建設300畝茶園,14戶貧困戶在茶園務工,戶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龍寨富硒茶葉公司投資500余萬元,新建750余平方米標準化、清潔化茶葉加工廠房一座,購建了一條清潔化、自動化茶葉生產線和一套茶廠專用的配變電設施。茶葉產品已通過了食品生產許可證審查并注冊“龍寨溝”牌商標。公司現聘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省茶學會茶葉專家為技術顧問,生產出的綠茶色、香、味均為上乘,現在市場上銷售在300元左右每斤。下一步,龍寨茶葉園區規劃帶動46戶種植茶葉,季節性用工達到100人以上。
超前謀劃產業促進富民強村
今年,仁河村通過夯實工作責任、強化監督考核、外出學習、考察、參觀等方式,以鎮園產業聯盟為抓手,超前謀劃產業對接。按照新時期脫貧攻堅工作“六個精準”、“八個一批”的要求,堅持把發展特色產業作為帶動貧困戶穩定增收的長效機制和關鍵措施,已制定出2019年產業發展規劃,簽約鎮園產業聯盟企業,打造訂單農業生產和田園綜合體,促貧困戶持續增收。
由漢陰力泰實業有限公司牽頭,計劃帶動170余戶種植香水蓮,種植面積在100畝以上;養蜜蜂200箱。利用本村得天獨厚的水資源優勢,投資4000余萬元建成富硒水廠。
創建社區工廠生意紅火惹人“羨”
在縣直聯鎮部門的大力幫扶下,不斷加大社區工廠建設。在仁河村一組,社區工廠滕發五金公司實現了產銷兩旺,為脫貧攻堅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該社區工廠總投資300余萬元,專門生產各種高、中、低檔五金鋼架桌椅、滕編桌椅、茶幾、沙發、花架等家具用品,解決了30多名貧困戶在廠務工。目前產品銷往安康、西安等地區,產品供不應求、前景廣闊。每把滕椅銷售在200元左右,每個工人最低每月能拿2000多元的工資,該廠發放貧困戶務工報酬累計超過100萬元。為帶動本村更多的貧困戶脫貧致富,建設“藤編社區工廠家庭車間”,安排40多名貧困戶在家務工,工作地點和時間相對靈活自由,深受群眾的歡迎。通過不斷擴大社區工廠生產規模、更新管理理念、推出新產品、提供人性化服務,2018年實現年產值400多萬元。
開展系列活動推進鄉風文明
仁河村不斷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大力推進新民風建設,狠抓321基層治理模式。村上建立了“一約四會”,開展了“好婆婆、好媳婦”等評選表彰活動。9月下旬,澗池鎮喜迎中秋“產業聯建·產品聯銷”暨貧困勞動力藤編技能大賽在仁河村隆重舉行。此次活動以賽促學,進一步增強群眾參與生產積極性,幫助貧困戶熟練掌握藤編技藝,激發貧困人員內生發展動力,助推脫貧攻堅。
2018年,該村新建了仁河村衛生室、圖書室、愛心超市和3000余平方米的村級文化活動廣場。全村通村通組路全部硬化,主干道安裝上了路燈,寬帶進村、電視入戶,環境越來越好,文體生活越來越豐富,農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