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李立)“現在搬到四合安置小區,家里生活大變樣,真該謝謝小劉你當初的堅持和用心!”老唐向電話那頭的幫扶干部劉青山不斷重復著感謝的話語。
老唐全名唐義平,今年54歲,家住鐵佛寺鎮集中村十組山包上,家中五口人,老唐夫婦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是典型的交通不便、無安全住房建檔立卡貧困戶。2018年初,劉青山被縣財政局派駐集中村擔任駐村工作隊長。
劉青山第一次去老唐家時,站在漢銅路上遠遠看見半山腰幾間土房,可就在眼前的目標卻硬是走了一個多小時,一路穿過林間羊腸小道,累得上氣不接下氣的劉青山終于到了老唐家。可印入眼簾的是滿院雜草叢生場景,老唐家的兩間土房就擠在中間,院里幾戶鄰居早已陸續搬離,只剩下老唐家“孤身堅守”深山。
看到這個場景,劉青山就立即要向老唐介紹易地搬遷政策,并詳細講解辦理程序及需準備材料。
“我在這里住得好好的,我搬走干啥?”卻沒想到劉青山剛開口說搬遷的事,當即被老唐用冷淡的話語斷然拒絕。
后來,只要有點空閑,劉青山就到老唐家里看看,順便給老唐帶點吃的,對于搬遷的事,劉青山只字不提。時間長了,老唐戒備的心也就漸漸放下了,劉青山就嘗試著和老唐說點與搬遷相關的事情。
一來二去,劉青山終于明白了老唐不愿意搬遷的根源是他怕搬離老房子也就意味著斷了生計,十幾畝田地沒人種、牲口也沒法養,吃的用的啥都要錢,日子沒法過。對此,劉青山明白只有解決掉唐義平這些顧慮,才能真正讓他們心甘情愿地搬出“窮窩”。
為讓老唐放心,劉青山帶來了好消息,隨著鎮上大力推廣“1158”產業扶貧模式,各村都在免費提供青花椒、拐棗樹苗,村里農業合作社來訂單收購不愁賣不掉,這更是讓老唐看到了希望。
8月22日那天,老唐一家作為集中村首位易地搬遷入住鎮上安置小區的貧困戶,全家人臉上掛滿了喜悅。
“我只掏了1萬元就住上了這么大一套好房子,還是現在政策好啊!”老唐感慨到。
現如今,老唐主動騰退了老房子,將4畝田地退耕種上拐棗樹,還領到了產業獎補2900元。老唐更是積極應聘到鎮上社區毛絨玩具廠上班,每月能有1000元收入,家里生活有了保障。不僅如此,在遇到因各種顧慮而不肯搬遷的同鄉時,老唐還當起了義務宣講員,動員他們搬離故土,到城鎮和老唐一樣過上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