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茹俊 王文藝)立秋后陜南進入了高溫階段,天氣潮濕、悶熱,在炎炎的烈日下,卻阻擋不了雙乳鎮人大代表們的學習熱情。
在脫貧攻堅的沖刺的關鍵時期,雙乳鎮人大為全方位助力脫貧摘帽的最后沖刺,組織人大代表及部分鎮村干部圍繞“奪取脫貧攻堅戰最后勝利,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赴漢濱區大竹園鎮、石泉縣池河鎮明星村和漢陰縣平梁鎮太行村、清河村、新河村考察學習脫貧攻堅產業發展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考察組一行頂著炎炎烈日、冒著高溫酷暑,個個汗水打透衣背,但卻熱情飽滿,考察學習過程中代表們邊走、邊看、邊問、邊記,不斷向介紹情況的同志提問,詳細記錄下脫貧攻堅產業發展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好的經驗和創新的工作方法。
針對脫貧攻堅產業發展工作,考察組分別在漢濱區大竹園鎮學習了茶園種植技術,在石泉縣池河鎮明星村學習了蠶桑養殖技術和桑園養雞。學習過程中,代表們細致了解項目基本情況、經營模式和增收舉措,重點對茶園管理和小蠶共育技術進行學習,學習全過程問得全面、聽得認真、記得仔細。學習之后深受頗感、受益匪淺,并表示要將茶園種植技術和小蠶共育技術帶回雙乳鎮,認真融會貫通,學以致用。
針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考察組分別在漢濱區大竹園鎮和漢陰縣平梁鎮新河、清河等村進行了現場觀摩學習,主要圍繞污水治理、垃圾分類、環境治理、村容村貌和農戶房前屋后的花壇綠化等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內容展開學習。
通過學習代表們認為,壯大村級農業產業,擴大產業帶貧效應是脫貧攻堅的基礎保障,池河鎮明星村大陽蠶桑合作社的小蠶共育技術非常值得學習推廣,既能為群眾養殖降低病害風險,還能節約成本,實現增收。桑園養雞更是增加蠶桑養殖的產業附加值,增收潛力和前景較為可觀。
通過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看、問、學,大大拓寬了工作思維,尤其是大竹園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的“五化五改”工作,讓代表們很受啟發,即讓大家明確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該如何做出特點,又讓大家深入理解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最終目的和意義,就是要通過硬件及基礎設施等人居環境的治理和改善,最終改變農村陳舊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提升農村基層群眾的文明程度。
考察組學習結束后立即召開了座談會,鎮人大主席團對代表和鎮村干部提出工作要求:抓住脫貧“百日攻堅”的最后關鍵時間節點,要緊盯產業帶貧和外部環境治理的重點任務,明確工作任務;緊抓產業帶貧作用的發揮,用好用活產業“三個一”政策,讓農業產業發揮最大效益,壯大集體經濟,建強集體經濟;抓住脫貧攻堅和人居環境整治的“結合點”,把舊宅基地騰退工作、改廁工作、污水處理廠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機銜接起來,共同推進;明確責任主體,落實工作責任,充分發動群眾,形成積極參與,共同參與的工作大格局;建章立制,避免“虎頭蛇尾”,農村改廁、花壇綠化、污水處理等工作的后期管理要有約束機制,形成長效的管護、維護機制。充分發揮鎮人大代表、村干部產生在一線,服務一線的帶頭引領作用。
鎮人大主席團還強調,本次學習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讓大家學到了經驗、鼓足了干勁,針對當前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工作任務,各位代表和鎮村干部充分認識到自己肩負的職責任務,要進一步強化工作舉措,提高作戰效率,確保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取得實效,確保小康路上一戶不漏、一人不落,為奪取脫貧攻堅最后勝利,助力鄉村振興增添動力,更要為全縣順利實現脫貧摘帽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