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田丕
“老黃的朋友圈是個‘風景’,這么多年,就堅持發一個東西,就是魔芋,發了這么多年還真有成效,市上相關領導和農業同行對他的成果交口稱贊,最主要的是,農民在他這里學到技術,掙到了錢。”在農廣校領導口中,這個數十年如一日堅持一項工作的人,是漢陰縣職業農民協會會長、漢陰金虎現代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市級魔芋科技示范園區、漢陰科農魔芋種植研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漢陰縣供銷農科魔芋種植聯合社社長黃金章。雖然有這么長的一串頭銜,但黃金章最在乎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被公認為農民農科鄉土專家。
和黃金章聊天,話題只有一個——魔芋,不光出去培訓給農民講,他還把自己研究的成果在朋友圈發出來,以便讓更多農民能方便及時了解。用他的話說,就是“我是農民農科實驗10年的土專家,我沒有成功,農民更成不了。”
這話透著一絲“飆”,但自信和自豪的底氣就在于他的研究。
這名鄉土專家,特別喜歡將朋友圈作為宣傳自己魔芋研究成果的“陣地”。
8月7日,他在朋友圈里寫到:騎著摩托沿低海拔公路找到農家庭院,(魔芋)確實長得好,證明我們的技術方向向低海拔延伸研究是對的。只有中、低海拔膨脹系數大,才具備商業價值,產業模式在有商業價值的前提下去發展。農民很高興。
作為全市職業農民的領軍人物,黃金章的生活軌跡很單一:實驗、講課、做活動、再實驗。周而復始。
他把培訓課堂搬到農民家中,搬到農戶的田里和產業園中。自己鉆研出來的成果,只有在田地里教給農民,他的心里才踏實。“面對面、手把手、點對點指導貧困戶魔芋秋管、冬種技術,農民聽得懂、看得到、學得會就是最好的技術培訓。”
朋友圈里,記錄了他的喜悅。澗池鎮東風村貧困戶胡啟發雖然是益康食用菌公司幫扶的貧困戶,但是他有想發展魔芋的想法,在知道消息后,黃金章聯系到益康食用菌公司,由食用菌公司出資金,漢陰科農魔芋種植研發有限公司出技術,胡啟發出土地和勞力,通過這種方式,扶持他發展魔芋產業,從種到管,兩個公司多次上門指導,科農公司在指導魔芋管理的同時,還為他提供農藥。目前他的魔芋長勢很好,無病變發生。
他的朋友圈,還能感受到技術培訓的熱度。他先后在漢濱、石泉、紫陽、平利、旬陽等縣講解魔芋種植技術27場次,從魔芋產業技術研究到魔芋種植操作規程示范、推廣全國適生區網絡和田間授課,從魔芋種植產業技術理論到魔芋栽培現場操作示范,再到跟蹤管理指導,每一次他都務求讓學員學到最實用的技術。同時,他還在漢陰縣貧困村開展96場次技術服務,培訓貧困群眾3250人次。
9月6日,黃金章作為選手參加了全市職業農民產業扶貧技術服務教學競賽,他舉著一株自己心愛的魔芋苗站上了講臺。還沒離開賽場,他就發了一條朋友圈:漢陰縣,漩渦鎮,塔嶺村職業農民王照紅,從事黑豬規模化養殖,以安全防護為預防,以嚴格執行為管理,在高態下,養殖從未出現病害,值得產業經營者學習。配的是正在給生豬運輸車消毒作業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