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黃舟山 鄺健
走進漢陰澗池鎮三星村,一條條寬闊平坦的通村水泥路,一根根筆直的電線桿,一幢幢整潔靚麗的安置房,一處公益性墓地,還有新建的現代農業園區,相繼映入眼簾,呈現出一幅美麗的新農村畫卷。這一切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一位“不忘初心”的老黨支部書記劉光余的努力。
澗池鎮三星村原任黨支部書記劉光余,他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擔任三星村黨支部書記,曾擔任原田禾鄉書記、原永寧鄉人大主席,任縣人大代表10多年。2002年退休后便回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至2014年,帶領村民把一個窮山溝改造成了今天的美麗鄉村。
今日的三星村脫貧攻堅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五位一體”全面發展,成效惠及全村村民。誰又知道曾經的三星村深山洼地,溝槽險峻,不通電、不通路、不通水、無通訊、又沒有學校?
面對現實境況,原任村黨支部書記的劉光余想,靠天天會變、靠地地會裂,只有靠自己才有出路。再三考慮后,他堅持要想富先修路。在各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他積極爭取資金項目,組織群眾自籌資金,擴寬通村路,短短幾年時間便把通村、通組水泥路修通,過去的泥濘土路變成了今天的水泥路,徹底改變了交通不便的落后面貌。接著,他帶領群眾挖池塘、修堰渠、辦學校、建園區、改建危房、建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發展以蠶桑、畜牧、林果等為主的農業主導產業。再加上一系列的惠民舉措在全村落地生根,三星村變了大模樣,現在已退出貧困村行列。
塊塊荒田水和泥,深耕細作走東西。自力更生起得早,不用揚鞭自奮蹄。雖然劉光余已經70多歲了,退休多年,但是他仍精神矍鑠,依然保留著為民服務的一腔熱血,繼續奮戰在為民服務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