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劉帥)近三個月來,雨熱適度,正是苗木移苗種苗的最佳時節。漢陰縣緊抓這一有利時機,干群齊上陣,加快推進茶葉建園工作,目前已有7500畝1000余萬根茶苗種植完畢,開始冬季管護工作。
“今年氣溫和雨水合適,栽下去的茶苗成活率達到了98%,基本上不用再進行大面積補植。”漢陰縣磨壩村茶葉合作社負責人曹家華介紹道。據了解,磨壩村是漢陰縣最偏遠的深度貧困村,村內耕地主要為山地梯田,耕種不易,收入很低,導致大量村民拋荒外出務工,這種現象在南山地區普遍存在,生產不易導致貧困連片多發,使這里成了脫貧攻堅工作的主戰場。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同步小康,近年來漢陰縣對產業富民進行了深入探索研究后,因地制宜,提出了“南茶北果”的戰略部署。今年初,漢陽鎮率先啟動了茶葉建園工作,即在全鎮下轄的15個行政村挑選條件適宜的地塊發展茶葉種植。通過積極申報,磨壩村成立了茶葉專業合作社,工作開展以后,黨員干部帶頭,分工明確,在最短時間內率先完成流轉整理土地400畝,采購“陜茶一號”等優質茶苗50多萬根,目前樹苗已全部栽種完畢。
據不完全統計,自茶葉建園工作實施以來,僅漢陰縣漢陽鎮就完成茶園土地流轉整理8000畝,種植茶苗7500畝1000余萬棵,兌付項目資金440萬元,超額完成年度計劃,目前茶園進入到緊張的管護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