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黃偉)春水又綠漢江岸,萬物竟發奇斗艷。當前,正處于生產發展的大好時節,漢陰縣各級黨組織及廣大黨員干部俯身一線,沖鋒在前,帶領群眾戰“疫”情、戰脫貧、謀奮進,以初心凝聚起攻堅克難的強大合力,將使命踐行到生產發展的服務之中,讓黨旗在春日的榮光里更為鮮紅。
“第一書記”作先鋒,讓黨旗在沖鋒中展“本色”。92名駐村第一書記堅守崗位,沖鋒在前,充分發揮第一書記敢闖肯干的先鋒作用,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同步圍繞脫貧鞏固的主導產業,俯身田間地頭、村頭巷尾,實地踐行春耕“動員令”;組織村組黨員開展網上“大學習”,號召青年黨員利用“學習強國”、省市先鋒微信公眾號等平臺,有效學習戰“疫”知識,利用140余個黨員QQ群、微信群推送農作物種植要領、園區產業管護知識累計超過2200余次,教育引導黨員線上學、線下干;推動農產品網絡銷售,幫助脫貧群眾開展線上銷售、配送服務,搭建起群眾致富發展平臺,切實鞏固脫貧成效,扎緊返貧的“錢袋子”,將群眾笑臉寫在希望里。
“四支隊伍”作主力,讓黨旗在幫扶中顯“底色”。防控就是責任,發展就是要務。全縣141支四支隊伍緊扣“1533”發展布局,流程化推動土地流轉、田地平整、生產加工銷售工作,差異化鞏固“鎮園產業聯盟”利益聯結機制,集約化推動“三個一”產業合作社帶富能力,進一步在大整合興產業、大格局建園區、大群體同發展上夯基礎、幫長遠;3800余名縣鎮村三級幫扶干部持續幫扶到戶到人,采用微信群、朋友圈、海報等多種方式發布用工需求,地毯式、全人員摸排務工求職意向,做到需求散出去、意向收起來、工作干起來,有效解決好群眾就業難的問題,同步開展產業發展幫扶,協助采購生產資料,幫助銷售農產品,切實鞏固脫貧成效。
黨員干部作橋梁,讓黨旗在服務中添“亮色”。287支黨員先鋒隊、突擊隊、志愿服務隊持續奮戰,開展常態化巡邏、長效化勸導等疫情防控工作,持續開展上門服務,做牢網格化檢測監測工作;行政審批、電力、人社等單位94名黨員開展專項對口服務,著力在24小時審批服務、復工復產電力保障、企業用工勞動力服務上下功夫、出實招,進一步織牢生產發展的“保障網”;251名黨員農業技術人才分區劃片,在141個村開展科技人員亮身份、抓村組服務活動,實行一村一牌、一村一崗、一人多聯的農業技術服務,開啟全天候種養殖技術支持,讓群眾享受“保姆式”服務。
遠程教育作載體,讓黨旗在提升中有“特色”。發揮“遠教+”扶貧助農作用,全縣10個遠教廣場實行“群眾點播”,將群眾關心關注的茶葉、獼猴桃、蠶桑、中藥材等特色產業納入放映計劃,為群眾提供家門口的種植要領、加工銷售等技術知識答疑;同時搭建網絡培訓,組織開展首期線上創業培訓班,80個線上培訓課時,免費為境內60名有創業意愿的群眾提供學習途徑,考核并頒發合格證書,為創業人士插上致富雙翼;進一步提升“漢陰縣321民情”微信在線服務,設置三大模塊,將覆蓋群眾民生的醫療、養老等近百項服務事宜實現網上發起、掌上辦理、專人處理,將服務真正做到群眾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