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劉玉英
2月10日起,全國各地陸續復工復產,如何統籌疫情防控阻擊戰與經濟保衛戰之間靜與動的矛盾,無疑是對各級黨委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場大考。
漢陰縣在這場大考中,敢于打好防控主動戰,下好復工先手棋,把握節奏,分級統籌,精準防控,做到疫情防控與生產發展兩不誤、兩促進。
落實落細防控措施,打好疫情防控主動仗
“如何統籌好疫情防控與生產發展,比起單純嚴防死守來說,難度更高,防控工作需要更實、更細,責任還要再明確……”漢陰縣疫情防控總指揮、縣委書記周永鑫擲地有聲的指令,讓全縣各級在如何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困境中豁然明朗。
為打贏節后返工的疫情防控戰,漢陰縣利用“分色管理”不斷強化部門聯動、群防群控、工作導引作用。持續防控疫情輸入性風險,針對陸續返崗來漢人員,發揮交通站點監測的前哨作用;同時,各鎮按照網格管理“321”模式,對外省返鄉來漢人員實行分級管理,責任到人、跟蹤管控。
為保障“黃色人群”居家隔離措施到位,漢陰縣進一步落實落細居家隔離措施,線上、線下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管控的通告》和《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解除通告》,制定了漢陰縣外省返鄉來漢人員居家隔離工作規范導引,建立了居家隔離監管監督舉報獎勵機制。
落實防控措施和主體責任,建立分級、專項督查制度,進行臺賬管理。由鎮對村級防控情況每日抽查;由縣疫情防控組每4天對“一省四市”重點地區返鄉人員的管控措施落實情況進行定期抽查,并按照10%至20%的覆蓋面對各鎮重點部位進行雙督查。同時,暫停境內鎮村醫療機構接診發熱患者,暫停所有零售藥店發熱藥品銷售,所有發熱患者必須到指定縣級醫院就診。
2月16日,漢陰縣所有疑似病例全部清零;2月18日,2例確診患者治愈清零;連續30天無新增確診病例。漢陰縣由中風險地區降為低風險地區,為該縣有序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分級統籌綜合施策,下好復工復產先手棋
“如何盡可能降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努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如何面對復工復產后疫情防控的難度和潛在風險?”漢陰縣疫情防控責任總指揮、縣長劉飛霞深感肩上責任沉甸甸。
針對企業怎樣科學復產、工人怎樣安全返工、春耕生產如何保障、重點項目如何推進等現實問題,漢陰縣變被動為主動,未雨綢繆,提前謀劃。2月4日起,縣發改、經貿等單位深入一線,全面對接各項目主管部門及項目業主,梳理各領域開復工項目。2月8日,出臺了應對疫情力促重點項目和企業復工復產的意見,同步采取“線上+線下”方式向企業、園區、農戶開展疫情宣傳,引導企業做好疫情防控;開展對轄區企業、工農業園區的員工春節期間動態信息摸查,并建立員工健康與出行檔案,逐人進行統計核查,全面掌握返崗復工人員的健康信息。
除要求做好復工人員健康排查外,漢陰縣要求申請復工企業制訂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做好公共場所消殺和安全檢查等工作,經過審核批準后方可復工;針對已復工企業,要求落實好職工入廠每日健康監測、發放防護用品、加強公共場所消毒等措施。為使防控責任落地生根,針對企業需求,組織鎮衛生院對轄區內企業開展點對點的防疫培訓、專業消殺,還向企業派駐指導員,指導幫助企業抓好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按照屬地管理和行業主管負責的要求,由鎮和行業主管部門對復工復產企業疫情防控預案制定、措施落實、責任監管等情況進行不定期明察暗訪。
因地制宜破解難題,護好經濟復蘇主陣地
“我們廠里幾個關鍵技術的骨干人員還在老家回不來,廠子一時半會兒開工不了,這可怎么辦才好?”一邊是復工復產催促令,一邊是技術工人返不了崗,漢陰縣中昌管業總經理在電話里向該縣疫情防控副總指揮向詩兵倒苦水。
為幫助漢陰縣域外各行業領域外來員工盡快返崗復工,漢陰縣落實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策略。2月26日,出臺了“一承諾、雙證明”的措施,針對需返崗復工人員的居住源頭、運輸條件、健康狀況、返漢流程4方面明確返回入職條件,確保企業不再因人而著急,讓急需到崗的員工不再因出行不知所措。
同時,為解決全面復工復產后社區人員流動增大、疫情防控管理難、防控人員少的難題,漢陰縣在10個鎮開發94個臨時性防疫公益性崗位,用于強化疫情期間社區(村)疫情防控和縣內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
作為勞務經濟大縣,漢陰縣為保障防控期間農民工有序、健康、平安返崗就業,以“點對點”專車、專列送廠服務方式進行勞務輸送。針對外出返崗人員按照“八個一”標準抓好防控管理,最大限度降低交叉感染風險,確保農民工安全出行、健康返崗,第一時間入職。
截至2月28日,漢陰縣“五上”企業已復工112家,集中組織4批次共445名農民工返崗就業。預計到3月上旬,該縣復工率將達到90%以上,勞務輸出上崗人數將超2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