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陳巧珍)今年以來,漢陰縣為解決基層“看得見,管不著”執法困境,將綜合行政執法改革作為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抓手,運用我縣已形成的“321”社會治理模式,統籌謀劃、試點探索、搭建平臺、建立清單、完善機制,科學設計基層綜合執法改革路徑,積極探索綜合執法新模式、新機制、新格局,推進鎮一支隊伍管執法,著力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公里”。
一是統籌謀劃,優化基層執法體系建設。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為組長的縣推進鎮綜合行政執法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關于運用“321”社會治理模式加強鎮綜合行政執法工作的通知》,該通知堅持問題導向,直面當前鎮級綜合行政執法中存在的執法人員不到位、清單未建立、機制不健全、保障不徹底、聯動不到位等問題,從建立執法清單解決鎮綜合行政執法“執什么”,規范執法程序解決鎮綜合執法“怎么執”,搭建響應平臺解決鎮綜合執法“快處置”,加強工作保障解決鎮綜合執法“規范化”,創新工作機制解決鎮綜合執法“聯動差”等問題,構建“村社區吹哨、執法隊報到,鎮呼縣應、上下聯動”的綜合行政執法機制,實現違法線索發現上報、受理響應、調度“呼叫”、快速處置、反饋問效一張網,不斷提高基層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
二是試點探索,科學謀劃基層執法改革路徑。按照整體設計、試點探路、穩步推進的改革思路,因地制宜、科學謀劃鎮綜合執法改革路線圖,在全縣10個鎮全面鋪開鎮綜合執法改革工作,選取基礎條件較好、執法任務重的澗池鎮、鐵佛寺鎮等鎮先行先試,力爭在建立“村社區吹哨、執法隊報到,鎮呼縣應、上下聯動”機制上探索路徑積累經驗,為全市、全省綜合執法改革提供實踐經驗。 截止目前,10個鎮的綜合執法辦公室全面掛牌,有了固定的辦公場所,配備了專門的執法設備,50名執法人員已經全員上崗。
三是搭建平臺,強化鎮綜合執法指揮調度。建立統籌指揮機制,由鎮黨委書記擔任鎮綜治中心主任,分管領導擔任第一副主任,司法所長、派出所長、市場監管所長、執法辦公室和便民服務中心主任兼任綜治中心副主任,實現鎮內普法宣傳、司法調解、綜合執法和便民服務協同推進。推進站所集中辦公,實行鎮綜治中心和便民服務中心“窗口”融合,市場監管所和綜合執法辦公室集中辦公,統籌工作力量,強化協作配合,構建既有“窗口”定點服務,又有執法隊“一線”執法的工作格局。加強執法響應調度,充分運用“321”信息平臺,集成開發鎮綜合執法響應指揮模塊,實現線索上報、受理響應、調度“呼叫”、快速處置、反饋問效一張網,提高鎮級綜合行政執法調度水平和能力。
四是建立清單,夯實鎮綜合執法職能職責。在中、省、市尚未出臺鎮綜合行政執法清單指導目錄前,我辦會同縣司法局聯合下發了《關于梳理建立鎮綜合執法事項權責清單的通知》,要求有關部門對照法律法規和2016年頒布的《部門權責清單》,對各自領域的行政處罰事項,以及與之相關的行政檢查、行政強制事項進行梳理,上報《法律法規明確鄉鎮具有管理權限的行政執法事項權責清單目錄》、《漢陰縣部門擬委托鎮實施的行政處罰事項權責清單目錄》和《漢陰縣部門擬納入“鎮呼縣應、上下聯動”的行政處罰事項清單目錄》,縣司法局(法制辦)進行合法性審查后,以縣政府的名義公布“三張清單”。同時,對《漢陰縣部門委托鎮實施的行政處罰事項權責清單目錄》,按照新修改的《行政處罰法》完善相關程序,依法進行委托,厘清縣、鎮、村在綜合執法中的相關職責,解決縣級執法隊伍響應基層呼叫執法干什么,鎮級綜合執法隊伍干什么,村級組織及三線人員配合綜合執法干什么等突出問題。
五是完善機制,解決鎮綜合執法聯動聯執。為了充分發揮村組干部和“321”基層治理網格員作用,我們探索建立四項機制,推動縣鎮執法機構聯動聯執,構建“執法、管理、服務”一體化工作格局。一是建立群眾投訴舉報、網格員巡查上報、村社區收集反饋相結合的執法線索發現機制;二是建立“321”民情在線、安康綜治APP、鎮綜治中心線上線下響應調度機制;三是建立鎮綜治中心指揮協調,綜合執法辦公室、市場監管所等站所協作配合,“三線”人員參與的快速處置機制;四是建立鎮綜治中心呼叫,縣綜治中心調度,部門專業執法隊伍響應的“鎮呼縣應、上下聯動”機制,努力實現執法線索早發現、違法問題快處置,不斷提升縣域社會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