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邱霞
截至2021年12月25日,漢陰縣新社區工廠達到111家,2021年新建36家,超額完成市上下達的35家的目標任務。堅持把發展新社區工廠作為加強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發展、解決搬遷群眾就業難題、確保貧困人口穩定增收的核心工程、基礎工程——這一步棋,漢陰縣走對了。
堅持規劃引領,建平臺強基礎。漢陰縣地處秦巴腹地,鳳凰山橫亙東西,漢江、月河分流其間。“靈蓄南國一派秀,勢成秦巴二脈雄”便是這里最真實的寫照。與此同時,這里也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革命老區縣、秦巴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覆蓋縣之一。2014年初,全縣共有貧困村77個,其中深度貧困村20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6811戶74615人。2020年3月,全縣如期實現整體脫貧摘帽。
漢陰縣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樂業才能安居”的殷殷囑托,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按照“兩個全覆蓋”要求,先后出臺《培育和發展新社區工廠發展規劃》《漢陰縣新社區工廠“兩個全覆蓋”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堅持“社區建設規劃、公共配套規劃、產業發展規劃”三規結合,統籌規劃搬遷安置區、工業園區、產業園區,通過預留土地、盤活閑置資產、租賃使用等方式,為社區工廠長遠發展留足空間。通過創新一個支部統領、三個載體支撐、八個中心服務的“138”模式推動就業、產業、服務一體化,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截至目前,全縣累計投入資金1.28億元,建設標準化廠房12處4萬余平方米,實現100戶以上搬遷安置區新社區工廠全覆蓋,落地各類新社區工廠111家,帶動就業3421人,實現產值5.416億元;全縣建成投產毛絨玩具企業46家(點),吸納就業1508人,實現產值3.315億元;全縣建成電子線束企業20家(點),吸納就業736人,實現產值0.511億元。
提供三項保障,興產業強支撐。強化組織保障,成立了新社區工廠和毛絨玩具文創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建立完善了縣級領導包抓社區工廠工作機制,定期召開聯席會議,解決社區工廠發展中的困難問題。同時,將新社區工廠建設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實行月督查、季排名、年考評,強化第一責任人職責,提升各鎮和相關部門的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意識,推動按照節點完成工作任務;強化資金保障,設立1000萬元毛絨玩具文創基金,對毛絨玩具新社區工廠企業用工、外匯出口、重點鎮建設進行專項補貼。今年以來,全縣累計為64戶社區工廠兌付各類補貼1422.08萬元;強化人才保障,大力培訓新社區工廠管理人才、技術人才,幫助企業開展崗前培訓、以工代訓、技能提升等培訓3批次3745人;主辦兩期毛絨玩具技能大賽,全縣9個總部企業63名選手參加比賽,為新社區工廠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
實施精準招商,引強企促效益。今年以來,該縣主動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圍繞毛絨玩具、電子產品、服裝鞋帽、藤編制品、富硒食品等勞動密集型產業,開展小分隊招商、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6批次,走訪企業42家,洽談項目38個,投資總額3.5億元。南京通孚、東莞偉高、香港伶咪咪、漳州萬順興、深圳綠士能等一批知名企業相繼落戶漢陰,一家家建成的新社區工廠,將成為拉動縣域經濟增長的新引擎。2021年,全縣新社區工廠已實現產值5.416億元。
強化跟蹤服務,優環境促發展。開辟綠色通道,組建專班對社區工廠落地企業實施“保姆式”跟蹤服務。該縣與中國建行深度合作,積極推行“零擔保、零抵押、純信用”的新社區工廠貸。截至目前,為11家企業發放新社區工廠貨款775萬元,有效解決了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在建行漢陰支行開辦對公外匯業務,成為全市首家獲得經辦權的縣域金融機構。印發《關于進一步明確毛絨玩具新社區工廠兌付政策的通知》,將毛絨玩具新社區工廠員工補貼年齡認定放寬至60周歲;組織四支隊伍、幫扶干部點對點入戶宣傳用工、招聘信息,動員群眾就近就地就業。常態化開展“不用拋下老和小,務工還是家鄉好”新社區工廠主題巡回宣講,3000余名新社區工廠員工全部參與,起到了良好示范帶動作用。
興一方產業,富一方百姓,建一家新社區工廠,提升一方發展。漢陰縣通過制定培育和發展社區工廠就業扶貧項目扶持政策,鼓勵在外創業成功人士帶業、帶技、帶資返鄉創辦新社區工廠。圍繞藤編、食用菌等富硒農產品加工產業,引導本地能人大戶和務工能人積極創業,通過“社區工廠+家庭車間”等方式,多途徑幫助搬遷群眾實現持續增收。截至目前,全縣新社區工廠穩定就業3421人,解決困難勞動力就業662人,新社區工廠一線工人工資最高6354元,平均月工資2388元,戶均增收2萬元。
面對近年來經濟下行的壓力,全縣的新社區工廠發揮了獨特優勢,有效應對了挑戰,逐漸在該縣站穩了腳跟,同時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強大活力,既盤活了部分閑置資產,又帶動了本地區經濟發展,還解決了富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新社區工廠已成為漢陰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為更多的群眾提供了就地就近就業崗位和穩定增收的機會——這,就是漢陰縣發展新社區工廠交出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