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沈康
眼下正是春耕備耕的黃金時期,走進漢陰縣觀音河鎮進步村的獼猴桃產業園,兩三輛農用三輪車正在地里穿梭運送有機肥,30多名工人在春日的陽光下忙著翻土、施肥。
“最近天氣好,氣溫回升快。我們一手抓已發展園區的管理,一手抓今年新發展的整地備栽。目前,我們村已發展的380畝園區春管工作已完成三分之一,新擴建園的50畝土地年前已流轉到位,正在積極整理土地,預計3月底前完成補栽苗。”進步村合作社理事長彭詩群指著面前的園區說。
“年紀大了,出門打工沒人要,現在村上發展獼猴桃產業,一年四季都有活干,加上土地流轉費,我每年在家門口就能掙到1.5萬元。”
彭詩成是該村脫貧戶,現如今61歲,黝黑的臉龐是他勤勞耕作的印證。自從該村發展獼猴桃產業以來,他一直在產業園里務工,今年已經是第3個年頭,對于獼猴桃管護的每個環節,他都如數家珍,不管是修枝綁蔓,還是疏花疏果,他都熟練掌握。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近年來,依托政策紅利和獼猴桃產業東擴南移契機,觀音河鎮大力發展獼猴桃產業,成立獼猴桃產業聯合社,統籌全鎮獼猴桃產業發展,全力推進生態獼猴桃小鎮建設。目前全鎮已種植獼猴桃2500畝,計劃今年新擴建園610畝,覆蓋全鎮7個村。
為了做好獼猴桃的春管春種工作,該鎮年后的第一個會議,就組織召開了獼猴桃產業推進會,圍繞年度產業發展實施規劃,就苗木采購、肥料及機械調配、備耕土地流轉進行了部署,落實到具體責任人,提早做好物資供應準備。為了給果農提供實用技術信息咨詢服務,該鎮還持續邀請縣獼猴桃工作站專家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培訓及現場指導;同時組織鎮村干部、合作社負責人和能人大戶到兄弟鄉鎮考察學習先進經驗,確保全鎮獼猴桃春管春種開好頭、起好步。
在抓好村集體產業建園的同時,該鎮各村“四支隊伍”搶抓當前農業生產關鍵時期,積極配合駐村工作隊、村“兩委”干部深入農戶,特別是脫貧戶和監測戶家中商討制定年度幫扶計劃和增收計劃,圍繞“兩業”增收等方面,開展種子、農藥、肥料、農膜等農資生產需求摸排,及時協助農戶解決農資生產需求,為豐收做足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