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黃偉)今年以來,漢陰縣認真貫徹中央和市、縣關于農村集體經濟部署要求,堅持抓支部強堡壘、抓班子育人才、抓創新促提升,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引領集體經濟發展的組織力、發展力和源動力,有力助推集體經濟消薄攻堅。
抓支部強堡壘,提升組織力。堅持把黨的力量挺在集體經濟發展的第一線,始終以黨組織標準化建設為抓手,積極爭取省市示范村創建指標,指導鎮村從組織設置、班子隊伍、黨員隊伍、制度落實、陣地建設、作用發揮等八個方面精準發力,先后成功創建省級標準化示范村9個,市級示范村51個,至今年7月底,按照支部基礎好、集體經濟好、示范帶動好的思路,對未創建的存量進行摸底研判,申報省級示范村3個、市級示范村35個,通過黨組織標準化創建,不斷提升黨組織抓發展促振興的能力水平。
抓班子育人才,提升發展力。村集體經濟的發展,關鍵在人。強化選入關口,自2020年換屆以來,先后招引310余名返鄉能人、退伍軍人、致富帶頭人吸引進村“兩委”班子,班子結構不斷優化。強化日常動態管理,突出懂市場、會經營、能管理、善協調的選配思路,尤其是在推進勸募新鄉賢(新村民)工作中,指導督促鎮黨委把新鄉賢、新村民作為優選對象,先后為41個村選優補配人員115人,干事活力不斷激發。組織開展縣級集中教育培訓1次,全覆蓋培訓村“兩委”成員、第一書記、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專題設置村集體經濟專題,不斷為村級干部抓集體經濟提供新理念新舉措。
抓創新求質效,提升源動力。始終把“三聯”機制作為抓集體經濟的有效載體,認真落實市、縣關于鞏固深化“三聯”工作的部署要求,制定《鞏固深化“三聯”工作機制實施方案》,從黨組織聯建方式、智慧賦能產業發展形式、資源共享利益機制等方面提出9個方面舉措,新培育和鞏固提升了一批以軍壩高密度養殖聯建基地、縣獼猴桃協會黨支部為代表的示范點30個,推動形成串點成線、以線帶面的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