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由環球時報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城市高質量發展與國際合作大會在北京召開。縣委書記劉飛霞應邀帶隊參加,現場推介了漢陰縣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改革創新做法和亮點成效,并代表漢陰縣領取“2022高質量發展改革創新十佳縣(市、區)”獎。


據悉,本次大會以“十四五”遠景規劃為指引,邀請國內多個在高質量發展方面成效斐然的城市代表、知名企業、品牌代表以及經濟發展領域的專家、學者及聯合多家央級媒體平臺參加。大會圍繞傳統產業提質升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碳達峰碳中和發展路徑等領域高質量發展熱點話題展開探討,并發布了《中國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數報告》,環球時報通過新媒體和傳統平臺協同報道,持續線上推介。漢陰榮獲“2022高質量發展改革創新十佳縣(市、區)”稱號,也是全省唯一獲此殊榮的縣(市、區)。

近年來,漢陰圍繞“5775”總體思路和“錦繡漢陰”建設目標,突出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三個主題”,聚焦產業做強、園區做優、城鄉融合、活力提升、居民增收“五個重點”,為縣域經濟高質量增長注入了強勁動能。
綠色產業蓄勢擴張。依托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重點打造并形成了以新材料、富硒食品、文旅康養三大優勢產業集群為引領,智能制造、包裝飲用水、新能源、數字經濟、毛絨玩具文創等五大新興產業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經濟發展含“綠”量、含“新”量、含“金”量全面提升,獲評“全國十大富硒之鄉”“全國食品工業強縣”“跨境電子商務示范縣”等榮譽。

項目支撐動能強勁。創新推行產業鏈“一圖五清單”,集成政策、專班推進,招引華電集團陜西能源有限公司、偉高毛絨玩具總部型企業、好碳復材有限公司等企業來漢陰投資,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招商引資成效位居全市第一,截至目前,已完成全年任務的78.36%。

城鎮承載宜業宜居。堅持“以城促產”,以“繡花”功夫造就精美之城,全面推進“四個城市”建設,組團實施5大片區及商業綜合體,建設產城融合新高地。近十年,城鎮化率增加22.6個百分點,年均增加2.26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5倍,榮獲國家衛生縣城、全省“城市建設先進縣”。

市場活力持續釋放。傾心打造“營商環境最安康,投資洼地是漢陰”金字招牌,全面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和“一網一門一次”改革,政務服務標準化經驗在全省推廣。認真踐行《漢陰縣親商安商富商九條承諾》,全縣各類市場主體達2.3萬戶,市場活躍度達75%,在陜西股權交易市場掛牌19戶,非公經濟占比66%,居全省第3位,榮獲全國“營商環境質量十佳縣區”“全國十大最具投資吸引力縣”稱號。

民生福祉持續提升。積極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榮獲“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陜西省教育強縣”稱號。推進“1522”縣域醫共體改革,被列入全國緊密型醫共體建設試點縣,獲評“全省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先進縣”。創新推行“321”基層社會治理模式,讓便民服務更加便民,入選全國首批20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2021年漢陰縣平安建設滿意度居全省第一,有力保障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發言中,縣委書記劉飛霞重點推介了漢陰的資源稟賦、產業優勢和投資環境,并熱情邀請與會嘉賓和廣大企業家朋友走進漢陰、創業漢陰,共襄錦繡、共建理想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