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漢陰縣以管好用好醫保基金為首要職責,在制度改革、鄉村振興、基金監管、信息化建設、業務經辦等方面踔厲奮發、開拓進取,奮力推動全縣醫保工作健康持續發展。
銳意進取,醫保改革成效顯著。積極推行醫保基金總額支付方式改革,創新開拓“134”工作思路,強化基金預算、撥付、管理三個重點,規范經辦、結算、服務、監管四個流程,實施DRG/DIP支付方式制度改革三年行動計劃任務,在全市率先研究制定了《漢陰縣醫保基金總額控費結余留用管理辦法》,細化考核評價體系,合理分配和使用結余留用資金,提升醫保基金使用效益。總額支付制度改革實施以來,2020—2022年共結余醫保資金2654.87萬元,實現了總額預算執行到位、績效考核獎勵到位、收支結余留用到位,有力促進了全縣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相關改革工作在全國專題研討會上交流發言,經驗做法在全省醫保系統推廣。
實干為先,醫保扶貧鞏固提升。高度重視防返貧動態監測預警和幫扶工作,建立健全了“縣鎮聯動、因戶施策、多措并舉及早處置”常態化的雙向反饋防返貧機制,牽頭制定《漢陰縣防止因病返貧致貧救助實施細則》(試行),實行部門聯動幫扶,獲得省、市認可。2022年以來,共篩選并推送因病返貧致貧預警信息17批次1048人,實施防返貧救助91人次100.13萬元,堅決守住防止因病返貧致貧底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2020—2022年,連續3年被省醫保局表彰為“全省醫保系統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先進集體”。
創新舉措,醫保服務便民惠民。深入推進“十四五”醫保服務示范工程和醫保經辦“示范年”建設,扎實開展經辦管理服務“三規范、三提升”行動,規范窗口設置、推行“綜合柜員制”、精簡業務流程、簡化報銷資料、壓縮辦理時限、拓展網辦范圍。2021年,被省醫保局表彰為“全省醫保系統首批優質服務示范窗口”。建立健全以縣醫保經辦機構為中心、鎮醫保服務機構為樞紐、村(社區)醫保服務機構為網點的三級醫保經辦服務體系,實現縣鎮村三級醫保服務網絡全覆蓋。制定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醫療保障經辦服務體系建設的通知》,規范鎮村兩級運行機制、健全完善委托授權、幫辦代辦機制,將17項高頻服務事項下沉鎮(村),打造距離更近、響應更快、辦事最優的“15分鐘”醫保服務圈,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便捷、高效的醫保服務。
真抓嚴管,醫保基金安全運行。積極構建智慧監管、綜合監管、社會監管與輿論監管“四位一體”的新格局,實現智慧監管數字化、綜合監管聯動化、社會監管法治化、輿論監管常態化。依托醫保智能審核監管系統,對定點醫療機構開展“事前提醒、事中監控”,加強醫療費用源頭管控。建立醫保基金監管聯席會議制度,強化部門協調聯動和信息結果共享。實行“年度+季度+日常+專項”的基金監管模式,每年對全縣281家定點醫藥機構開展全覆蓋專項檢查,形成了醫保基金使用監管強大震懾。聘請了31名醫保基金監管社會監督員,提升了全縣醫保基金監管社會治理實效。漢陰醫保基金管理工作受到市委主要領導批示肯定;2019年,全市醫療保障基金監管現場會在漢陰召開,漢陰醫保基金監管做法與經驗在全市推廣;漢陰縣醫保局被市醫保局表彰為“2022年度全市醫保基金監管工作先進集體”。
下一步,漢陰縣將全力以赴做好2023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擴面工作,積極推進DRG支付方式改革,持續加強醫保基金監管,不斷健全完善三級經辦服務體系,深化醫保領域制度改革,推動全縣醫療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平安、便民、陽光、智慧、廉潔”五個醫保,為建設錦繡漢陰貢獻醫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