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沈彩彩 楊杰)10月23日,首屆陜菜供應鏈大會暨2020年第七屆西安餐飲供應鏈展覽會在西安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大會還進行了陜菜品牌創新工程暨中國陜菜文化系列叢書之《中國陜菜漢陰美食》新書發布會和陜菜品牌盛典頒獎儀式,漢陰3個品牌獲獎。
在《中國陜菜漢陰美食》新書發布會上,漢陰縣委常委、副縣長黃邦平向現場來賓介紹了漢陰美食情況,并與陜西省商務廳二級巡視員賈銀生、本書主編莊永全、漢陰縣美食辦主任張建軍共同為新書揭幕。
《中國陜菜漢陰美食》是由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中國民俗研究學者朱立挺,首批資深級注冊中國烹飪大師、國家一級評委莊永全及陜菜網團隊在多次實地考察之后,精心挑選出了最能代表漢陰美食的菜肴編撰成書。本書以精美的圖片、富有感染力的文字、專業的美食文化表述,記錄了漢陰美食發展的歷程。全書30余萬字,分為漢陰飲食文化、漢陰宴席文化、漢陰特色美食、漢陰經典菜肴、漢陰富硒特產、漢陰飲食產業未來發展6部分,記述了陜南漢陰餐飲文化歷史,收錄了漢陰縣行政區劃范圍內地方特產、名菜、名小吃、名點200多種,以及目前在漢陰縣經營的外地一些特色美食。本書是系統完整收錄本地特產美食的第一部專業圖書,也是漢陰縣首本官方認定的權威美食讀本。同時還探討了陜南菜產業之融合發展品牌、文化之旅、傳承方向。
近年來,漢陰縣堅持把美食產業作為一塊 “金字招牌”來打造,不斷加強組織保障,聚焦特色優勢,著力打造漢陰美食品牌。2012年成功創建了陜南唯一的“陜菜之鄉”。截至目前,縣內12家美食企業被命名為陜菜品牌店、陜菜示范店、陜西餐飲名店、中國陜菜最具特色店面;冬季養生宴、臻熙蘑菇宴被命名為“中華名宴”、“陜西名宴”;白火石汆湯等4個地方特色菜被認定為“中國名菜”;炕炕饃、澗池燴面片等5個小吃被認定為“中華名小吃”;14種特色菜品被評為“陜西名菜”;10種風味小吃被評為“陜西名小吃”。白火石汆湯、炕炕饃制作技藝被列入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油炸米餃制作技藝被列入市級非遺保護名錄,美食產業已成為漢陰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
在陜菜品牌盛典頒獎儀式上,漢陰企業陜南石叁珍蘑菇宴餐飲博物館、謝師酒家獲典藏陜菜示范店榮譽,漢陰縣綠食苑獲鄉村陜菜示范店榮譽。漢陰將以本次活動為契機,整合多方資源,努力讓好產品、優秀品牌走出去。同時以美食會友,認真學習各地餐飲業發展的先進經驗,把漢陰美食產業打造成為宣傳陜菜成就、促進陜菜創新、引領陜菜發展的新名片。歡迎廣大美食愛好者來漢陰賞美景、品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