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如山,號角催陣。漢陰縣觀音河鎮位于秦巴連片特困地區,轄7個行政村65個村民小組,均為貧困村,有深度貧困村1個。常住人口3016戶986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79戶3045人。建檔立卡初貧困發生率41.2%,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致貧原因復雜。
作風硬,脫貧贏!脫貧贏,全局勝!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觀音河鎮始終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政治任務、最大民生工程和最大發展機遇,堅持“經得起群眾挑理、經得起檢查監督、經得起歷史檢驗、經得起良心拷問”理念,凝心聚力、攻克貧困。先后榮獲“安康市脫貧攻堅先進基層黨組織”“漢陰縣脫貧攻堅工作成效考核優秀單位”稱號;全鎮高質量實現7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發生率降為零。
壓實責任強擔當。成立脫貧攻堅指揮部,建立問題會商例會制度,統籌市縣鎮村242名幫扶干部開展“一幫二聯”,實現結對幫扶全覆蓋。堅持每月聽取一次駐村工作隊匯報,研究一次脫貧攻堅工作;聯村領導每周到村研究脫貧攻堅工作不低于2天,幫扶干部每周至少3天到村入戶開展工作;每月到村督導一次脫貧攻堅工作;每季度召開一次幫扶單位聯席會議,協同作戰、聚力攻堅。
精準施策育亮點。創新探索“加入一個組織、發展一項產業、扶持一筆資金”的“三個一”產業扶貧模式,統一品種、統一建管、統一銷售、統一分紅,發展獼猴桃2100畝、蠶桑1100畝、中藥材780畝,采取土地流轉、帶資入社、務工取酬等多種方式,實現“家家有產業、戶戶有增收”,典型做法被省市縣多家媒體刊發。創新建立全縣首家“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懸掛“微家規、微家訓”,開展“志智雙扶”,實現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轉變。創新生態扶貧,“水源保護+精準扶貧”模式在中央電視臺播報。
人居環境大改善。實施住房保障922戶,實現了從“住憂所居”到“住優所居”轉變。一戶一策抓實舊宅基地騰退工作,受到縣政府通報表彰。實施水電路訊衛等項目建設,實現了全部村組通水泥路、所有農戶安全飲水全覆蓋、“兩室一場”全面達標、動力電通村到組、電力入戶率達100%。
東風正勁,利箭滿弦。我們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凝聚干群力量,鞏固脫貧成果,為實現“產業美、生態美、生活美、宜居美、人文美”的“五美”觀音河砥礪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