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黃義
“新鮮豬肉,15塊一斤,不砍價只砍肉。”
“來,搭把手。”
只見那操刀者一手拿著刀,一手扯著肉,嘴里吆喝著,旁邊的小伙蹲下,雙手緊緊抓住一只豬腳,操刀者刀起刀落,上稱。
“40斤7兩。”約摸三十來歲的女人按完計算器,在本子上記著,“610塊5,你給610塊。”
操刀者叫顏大高,個子高,較瘦,精氣神十足,著一身迷彩服,一雙運動鞋。旁邊幫忙的是他的兒子和女兒。
近日,嵐皋縣舉辦第二屆黃花豐收節,并在活動現場設置展銷區。當地農民早早就提著自家種的養的農副產品來到展銷區。顏大高也不例外,搭好架子,掛上剛剛宰好的豬,不一會兒功夫就圍滿了人。
“今早上一大早就把家里的一頭豬宰了,趕著這個節點賺錢。”顏大高瘦弱的臉上洋溢著笑容,“好賣得很,兩個來小時,300斤全部賣完了,賺了將近4500塊。”
58歲的顏大高家住嵐皋縣城關鎮茅坪村一組,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今年4月份搬遷入住西窯安置小區,與小女兒和上6年級的外孫一起生活。他說,現在日子越來越好了,不能只靠政府,趁現在還能干得了,就勤快點兒,把日子再過好一些。
顏大高是一名生態護林員,“掌管”牛心寨一帶山林,每年工資6000元。家里還種了2畝苦蕎,喂了100只雞崽、4只羊、15箱蜜蜂,今年5月份,他獲得了3000元的產業獎補。
顏大高告訴筆者,他還種了三四畝的苞谷、紅苕、蔬菜,平時苞谷和紅苕用來喂豬,本來養了10頭豬,前段時間賣了6只豬崽,1000元一只,總共賣了6000元,家里還有一頭肥母豬,爭取后面再發展10頭,年底再賺些錢。
“現在說實話,當貧困戶羞人,人家都把貧困戶當個牌子耍,可是我就當是個恥辱的事,是個壓力,今年一定要脫貧。”說著,顏大高和兒女一起收拾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