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通訊員 邱祖奎 張瑩)南宮山鎮桂花村位于嵐皋縣東部,緊靠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AAAA級景區南宮山。該村有300多年歷史的古稻田,世代以種植水稻為生,隨著旅游產業的不斷發展,傳統水稻耕作區逐步發展為“農業+旅游”的產業園區,桂花村發生了一系列可喜的新變化。
旅游扶貧深入推進,古稻田變旅游景點
近年來,桂花村借旅游扶貧的東風,逐漸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層層疊疊上遠山,蜿蜒逶迤繞云間”就是對桂花古梯田最好的描述。遠眺古梯田,春夏的時節猶如綠色的波浪,金秋時節宛若金色的海洋,美不勝收。
對于久居喧鬧都市的人們來說,桂花村古梯田是一片寧靜的鄉土。古梯田上已連續舉辦三屆南宮山打谷節,尤其2018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的成功舉辦,在央視《新聞聯播》等中省市主流媒體欄目播出,境外部分媒體也做了廣泛宣傳,極大的提升了古梯田知名度。隨著桂花村被納入旅游重點村建設,古梯田周圍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眾多文學、攝影、書畫愛好者以此為基地,創作出大量優秀作品,吸引了眾多游客慕名而來一睹梯田的壯美風光。
各部門齊幫相助,桂花村基礎設施大提升
為促進桂花村旅游業的發展,嵐皋縣交通、水利、城建等多個部門齊心發力,助推桂花村基礎設施提質升級。村級道路建設對標旅游公路,與南宮山景區南線道路相連,形成多條大路通桂花,可進入性大大提高。此外,桂花村的亮化、綠化工程持續推進,“路燈也安裝到了村上,我們晚上串個門、跳跳廣場舞也更方便了,現在過上了跟城里人一樣的生活”,家住在半山腰的李亮軍一臉滿足的說道。桂花村因桂花樹而得名,除了村里有著三百多年歷史的兩顆老桂花樹,林業部門又加大了對桂花樹的種植。駐村干部曹磊告訴筆者,準備在八九月份桂花盛開的時候舉辦一個桂花節,開辦一場桂花宴,希望給游客營造一種與眾不同的鄉村旅游體驗。村里以前的排水渠是為了給稻田補水,經過水利部門的改造,現在成為了村里的水利景觀區,既便利村民,也為游客帶來了嬉水項目,增強了旅游體驗感。
村民思想大轉變,旅游致富有盼頭
過去的桂花村,村民們世代種田,習慣了自給自足,滿足于解決基本溫飽,缺少開拓意識和創業精神。在中國建設銀行嵐皋分行大力扶持下,桂花村時時有變化、一天一個樣。一批頭腦靈活的村民依托優美的村容村貌、絡繹不絕的游客,開辦起農家樂、農家賓館。一批村民除去種植水稻,還就職于桂花村葛根園區、硒博士茶葉、燭山魔芋“農業+旅游”產業園區,各園區帶動周邊貧困戶53戶150人增收。一批村民養蜂、釀酒,將真正的巴山土特產出售給游客,收入連翻再翻。桂花村的村民從之前的邊干邊閑,到現在的熱火朝天,一派繁忙的景象隨處可見。
如今的桂花村,新建投用了文化和旅游綜合服務中心、旅游公廁等設施,能夠更加便捷的為游客服務。古梯田的水稻迎風搖曳、村民們的喜悅油然而生,今年又是豐收年,村民笑臉會更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