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郭颯 通訊員 邵歡
夏日的嵐皋縣,青山綠水間洋溢著運動的熱烈氣息。
今年7月以來,第三屆巴山漢水“陜西村BA”體旅促商貿活動在這里如火如荼地舉行。賽場內,加油聲、吶喊聲此起彼伏;賽場外圍,“硒有嵐皋”特色市集人聲鼎沸,魔芋制品、富硒茶葉、香椿醬等300余種特色產品琳瑯滿目。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在這里流連忘返,挑選著心儀的農特產品。
從最初的地方性賽事到如今的國家級賽事IP,從單純的鄉村籃球賽到多元的文旅融合新引擎,在嵐皋縣,一顆籃球帶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節奏,讓嵐皋農產品從秦巴山區走向千家萬戶的餐桌,創造出“體育+農業+文旅”融合發展的縣域經濟新范式。
特色產業借勢騰飛
7月20日晚,隨著一聲清脆的哨響,嵐皋縣“一鎮一專場”活動正式拉開帷幕。作為嵐皋縣“村BA”系列活動的首個承辦鄉鎮,佐龍鎮精心打造的“專場周”以“貨賣堆山”為口號,為當地群眾奉上了一場集體育競技、文化展演、特產展銷于一體的夏日盛宴。
佐龍鎮圍繞旅游推介、藝繪嵐韻、非遺推廣等八大主題開展系列活動。“藝繪嵐韻”活動中,來自陜師大的藝術生們用畫筆勾勒出佐龍的靈山秀水;“非遺推廣日”上,神仙豆腐的清香彌漫全場,手工編織的竹簍與曉道竹馬的歡快鑼鼓相得益彰;“佐龍大集”上,臘肉、蜂蜜、干竹筍等產品琳瑯滿目,吸引了眾多采購的市民。
據統計,活動期間,佐龍鎮特色農副產品在各類平臺曝光量超1000萬次,電商之夜線上銷售額突破20萬元。此外,該鎮創新產品“隱茶杯”獲得4家企業青睞,現場簽訂預購訂單1.2萬套;2家餐飲企業與佐龍鎮鄉建公司簽訂“朝陽三黑”專供協議,月供黑雞200只、黑羊肉200斤、黑豬肉500斤。
“一鎮一專場”是嵐皋縣在今年“村BA”期間創新推出的活動,通過“村民大舞臺·有貨你就來”平臺,讓12個鄉鎮每周輪流展示特色產品和文化,形成“天天有活動、鎮鎮有特色”的熱鬧場面。
民主鎮緊扣“鄉約民主·硒貨出山”主題,以“賽場引流、專場變現”為核心策略,實現了現場銷售額突破36萬元,簽約項目總額達500萬元的佳績。該鎮13家本土企業大放異彩,線上線下協同發力,富有民主特色的百余款農特產品熱銷,打造出5款爆品。
秦巴紅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香椿鍋巴和香椿醬在民主鎮專場活動期間表現尤為搶眼。“活動中我們推出香椿鍋巴和香椿醬搭配試吃環節,吸引不少游客!”秦巴紅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活動期間,實現銷售額2.7萬元,訂單1.2萬元。據統計,今年“村BA”開賽以來,秦巴紅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香椿系列產品線下門店銷售額達到12.1萬元,線上銷售額6.3萬元。“秦巴紅”從默默無聞的山貨躍升為知名文旅地標,真正實現了“小特產叫響大品牌”。
城關鎮的專場活動同樣收獲頗豐。在7月28日至8月3日期間,累計銷售各類農副產品7500公斤。通過本次活動平臺,城關鎮東風村高山露地蔬菜基地成功與鑫盛酒店、美豪酒店等2家酒店及7家農家樂達成長期供貨合作,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持續動力。
創新營銷賦能品牌價值
8月19日,走進嵐皋縣巴人緣食業有限公司,一箱箱烤雞蛋正在裝車準備發往北京。公司負責人柯大軍一邊指揮裝配貨物,一邊接著訂單電話,忙得不可開交。
“去年借助‘村BA’平臺讓我們的產品有了很大的知名度,今年繼續借力,公司生產的烤雞蛋銷量一直在增長。”柯大軍表示,今年公司給烤雞蛋注入品牌“蛋丫頭”,讓其更有辨識度和記憶點,“這一策略帶來效果很明顯,很多游客都記住了‘蛋丫頭’,訂單量也增加了20%到30%。”
除了柯大軍公司的主打產品烤雞蛋,嵐皋各大農產品企業都在出招,巧妙地將產品與賽事深度綁定,打造出一個個爆款產品。
嵐皋硒博士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設計了“村BA”專屬包裝盒,將公司生產的紅茶和白茶包裝成伴手禮,吸引了不少游客和球員購買。公司負責人王淳鋒介紹:“這個季節氣候炎熱,不利于綠茶的保鮮,因此我們特意選擇當地的白茶和紅茶做成具有‘村BA’專屬包裝的禮盒,近兩個月線下門店僅專屬禮盒就銷售了700余份。”王淳鋒還表示,他在南宮山鎮桂花村茶業園區經營了一家民宿,在“村BA”賽事的影響下,近兩個月民宿的入住率達70%以上。
位于嵐皋縣河濱大道的燭山魔芋旗艦店,近期顧客絡繹不絕,燭山魔芋公司外貿負責人劉世兵頗有感慨:“賽事期間,店內銷售額比平時增長5倍。”劉世兵表示,賽事期間,通過球場圍欄廣告、直播冠名等方式讓燭山魔芋品牌觸達超百萬觀眾,很多游客慕名來店里品嘗選購。此外,通過拓展銷售渠道,魔芋即食產品日均銷量提升300%,同步簽約3家線下分銷商。
與此同時,嵐皋縣電商中心聯合各電商平臺在“村BA”場館內設置固定直播間,推出“村BA”直播專區,邀請16名本地及周邊地區頭部主播,與賽事同步開播,20余名網絡達人分散在場內外自由直播。
“通過這種‘賽事解說+產品推銷’的沉浸式帶貨模式,讓觀眾在感受籃球激情的同時,將賽事流量轉為實實在在的訂單量。”嵐皋縣電子商務服務中心主任儲德華說,截至目前,全縣農產品網絡銷售額同比增長31%,日均成交量突破3000單,最高單日成交額超40萬元。
多元融合共促經濟發展
夜幕降臨,賽場外特色農產品攤位點亮了山城夜色。借助賽事人流,賽場外特設的“嵐皋好物”展銷區人氣火爆,來自各鎮村的富硒稻米、農家干菜、桐子葉饃饃、油炸高山小土豆等農特產品走向廣大游客。
孟石嶺鎮農戶楊加青一邊忙活一邊說:“原來在孟石嶺鎮賣,每天能賣幾百塊錢,現在有了這個攤位,賣了6天就有7000到8000塊錢的收入。”
據悉,賽場周邊新增了166個免費攤位,扶持返鄉農民工、高校畢業生等群體擺攤創業,新增文旅、餐飲、手工等產業就業崗位336個,帶動420余人實現就業。
嵐皋縣的積極探索不僅激活了當地經濟,也為其他縣區協同發展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據了解,全市供銷系統積極組織全市各縣(區、市)在“村BA”商圈5個展位開展了“安康供銷,健康三老”集中展銷活動,有力推動了各縣(區)特色產品的交流。活動共展銷150余種特色產品,涵蓋農副產品、手工藝品等多個品類。通過“體育+展銷”的創新模式,有力推動了各縣(區、市)特色產品的交流。
作為“村BA”賽事的重要配套項目,“跟著賽事游陜西·硒旺嵐皋匯大集”活動通過搭建特色產品展銷平臺,促進縣域文化交流與商貿合作。甘泉縣、靖邊縣、黃陵縣、豐都縣、洋縣、留壩縣等相繼圍繞本縣文旅和特產進行展銷推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靖邊跑驢”、陜北說書、陜北民歌等在村BA場館內表演,宣傳當地特色文化。各縣(區、市)借助“村BA”平臺,不僅有效推廣了自身文旅和特產資源,也為嵐皋帶來了更廣泛的客源與合作機遇,形成了多方聯動、互利共進的區域發展新格局。
從2023年首屆賽事的“破冰試水”,到2025年躋身全國“村BA”頭部陣營,嵐皋以“一座球館點燃一座城”的生動實踐,詮釋了體育賦能鄉村振興的無限可能。這場起源于鄉村的籃球賽事,已經發展成為促進農產品銷售、帶動農民增收、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臺。通過體育賽事這根“金線”,嵐皋縣成功串起了農產品銷售、文旅發展、消費升級的“珍珠鏈”,探索出了一條以體興農、以體促旅、以體富民的新路徑,為秦巴山區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