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踏入嵐皋,映入眼簾的是連綿青山、蜿蜒綠水。這片地處秦巴山區的土地,不僅是一座天然氧吧,更是一方富硒的風水寶地。近年來,嵐皋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兩山”理念的價值轉化,大力發展富硒產業,打造富民強縣“金鑰匙”。2024年,富硒產業綜合產值突破28.5億元,彰顯出強勁的發展態勢。
從“特”字布局,打造富硒版圖。嵐皋的富硒產業特色鮮明,“芋漁水”成為其獨特的產業印記。目前,全縣已建成14.6萬畝富硒魔芋基地,并成功打造國內首個魔芋主題文化館,魔芋產業年綜合產值達15億元。鱘魚養殖是嵐皋富硒漁業的“主角”,5個現代化的工廠化養殖基地,年產漁業總產值3億元。依托“世界黃金水源”美譽,吸引了3家鏈主企業落地生根,年產能達60萬噸,將嵐皋的優質水資源轉化為經濟價值。
除了“芋漁水”,嵐皋的茶葉、獼猴桃等特色產業同樣發展得如火如荼:10.84萬畝茶園每年產出0.76萬噸茶葉,創造產值13億元;2.35萬畝獼猴桃,年產值達3000萬元。
以“優”字為基,筑牢品質防線。“不僅要種得好,更要賣得好、賣得久。”嵐皋始終將產品品質視為生命線,持續加大對農業科技的投入,加強對農民的技術培訓,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與此同時,在全省,嵐皋率先建立起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和三級監管網絡,從田間的土壤檢測,到農產品的采摘、加工、包裝,每一個環節都有嚴格的質量標準和監管措施。
嚴格的監管帶來了顯著成效,嵐皋的雞蛋、大米、獼猴桃成功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秦巴紅香椿、蛋丫頭雞蛋等6款產品上榜全國特質農品名錄。這些榮譽不僅是對嵐皋農產品品質的高度認可,更是嵐皋富硒產業發展的有力見證。
用“精”字開路,走向世界舞臺。依托“中國魔芋之鄉”“世界黃金水源地”等名片,嵐皋的富硒產品正加速邁向國際市場。2025年全省消費品工業“三品”工程推進會上,嵐皋縣憑借在“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方面的突出成效,獲得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的認可。今年,嵐皋縣將承辦全國魔芋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該縣將借此平臺,充分展示其在魔芋產業發展方面的成果與優勢,著力提升“嵐皋魔芋”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隨著“村BA”的火爆出圈,農文旅體商融合發展為鄉村產業賦予新動能。嵐皋將富硒產品與“村BA”緊密結合:一邊是精彩絕倫的比賽,一邊是人潮涌動的農特產品展銷區,賽事與農特產品展銷的結合帶來了人氣,也帶火了鄉村經濟。
下一步,嵐皋縣委、縣政府將堅持把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重中之重,依托生態資源優勢,通過精準招商引資、深化品牌推廣、加強科技攻關等舉措,進一步拓寬綠水青山轉化金山銀山路徑,讓嵐皋的富硒特色農產品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