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舒 程遠淋
近年來,嵐皋縣積極探索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聚焦種植業、養殖業、旅游業等,推動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鼓起群眾的“錢袋子”。
當前正值淫羊藿采收旺季,走進滔河鎮車坪村箭葉淫羊藿種植園區,只見漫山遍野的山林下,株株淫羊藿葉片又密又大,十余名采收工人身挎口袋,趁著晴好天氣采收淫羊藿葉。
“我已經采了5天,每天能采500斤到600斤淫羊藿葉子,工資每天130元。”車坪村一組村民袁光香說。
2023年,車坪村與北京艾維斯科技有限公司達成合作,由公司提供種苗,車坪村負責林地流轉、栽種與日常管護。2024年,共采收100畝淫羊藿,總收益12.6萬元。今年淫羊藿種植面積擴大至350畝,協議收購價為每斤90元,預計收益可達40萬元。
“這350畝淫羊藿,不僅讓村集體經濟有了穩定的收入,還帶動林地流轉以及周邊村民在園區務工,每年村民總收入超過15萬元。”車坪村黨支部書記覃仁銀介紹。
在石門鎮大河村,碧峰環繞,橫溪河穿境而過,碧綠的河水湍流不息沖刷著寬闊的河床,山水間一幅世外桃源畫卷徐徐鋪展,這也塑造了大河村依托自然資源發展村集體經濟的格局。
10月15日一早,在嵐皋縣潤泉漁業有限責任公司養殖的魚塘邊,工人正向魚塘內投放魚食。魚兒們紛紛浮上水面,大口大口地吞食魚食,平靜的池面瞬間熱鬧起來。
據了解,嵐皋縣潤泉漁業有限責任公司共有20個魚池,養殖面積達30余畝,大河村以村集體入股形式參與公司經營,今年8月以來陸續投放中華鱘、三文魚等魚苗100萬尾。
“目前全村流水養殖面積達52畝,主要養殖中華鱘、三文魚和多鱗白甲魚,有魚苗150萬尾左右。全村漁業共投入2000多萬元,其中村集體入股410萬元,每年僅固定收益就有15萬元左右。”大河村黨支部副書記胡開江介紹。
今年7月,大河村充分利用優越自然環境和轄區內山水景區的優勢,注冊成立嵐皋縣山水逸景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引進客源并分派至村內的43家民宿、農家樂,堅持管理、營銷、服務、品牌、收費五統一,簡化村民經營管理中的煩瑣流程,確保村民有盈利、村集體有收益。
近年來,嵐皋縣各村(社區)集體經濟組織將自身實際與縣上通盤規劃相結合,緊扣全縣“4+X”特色產業體系,圍繞魔芋、茶葉、獼猴桃、特色養殖等主導產業和漁業、生態旅游等新型產業,結合和美鄉村、庭院經濟建設,因地制宜發展,有力提升了全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鄉村振興的綜合實力。
截至目前,全縣累計整合各類項目扶持資金2.8億元用于支持發展壯大134個村(社區)集體經濟。其中石門鎮14個村(社區)集體經濟組織經營性收益全部達到10萬元以上,大河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性收入達到50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