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胡智賢 通訊員 趙東梅
丁宇說,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寧陜縣文旅廣電局在市文旅廣電局的關心支持和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文旅廣電事業實現了快速發展,取得了新的突破。
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完善。縣圖書館、文化館開展服務場次年均增長5%,人均公共文化服務次數同比增長2%;11個鎮綜合文化站基礎設施設置率達到100%,68個行政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設置率達到100%,100戶以上移民安置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設置率達到80%;新建村史館3個、文化廣場6個、新型文化空間10個。
生態旅游發展愈發蓬勃。在加快推進生態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堅持“項目為王”,以精品民宿產業發展為切入點和突破口,謀劃推動精品民宿項目19個,力促旅游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堅持“全季營銷”,做足夏季文章,強化春秋營銷,撬動冬季市場,突出打造秦嶺國家公園“清涼寧陜”“冰雪寧陜”新IP,全年開展潮流節慶和特色營銷活動17場次;堅持“產品融合”,通過凸顯風景、打造場景、形成情景,融合多元業態,推出了“研學游、周末游、親子游”等精品線路,形成了以生態觀光、研學旅游、康養宜居、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特色產品體系;堅持“穩企紓困”,出臺《寧陜縣支持康養旅游三十條措施》,落實2000萬旅游發展專項經費,從旅游創建、客源組織、宣傳營銷、項目投資等9個方面給予市場主體補貼補助,有效吸引了客源、刺激了消費,發揮了紓困解難、穩定市場、提振信心的作用,為生態旅游產業發展注入了活力。接待游客、旅游綜合收入呈現恢復性增長。
丁宇說,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全縣工作重點全面轉移到加快推進“生態立縣、旅游強縣、林業興縣”發展戰略上的重要一年。面對新的形勢,全局將全面貫徹落實縣委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以推進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總基調,統籌推進各項重點工作,奮力開創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以創建陜西省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示范縣為契機,加快公共文化服務創新發展。以構建“一心、三帶、十一鎮聯動”格局為抓手,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子午道文化和民俗文化蘊含的人文情懷、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傳承創新;培育有地域特色的傳統工藝產品,開發民間藝術、民俗表演項目,推動寧陜民俗文化產業加快發展;引導利用古民居、古遺址、古村落、古街發展文化產業項目,重點培育一批特色突出的文化小鎮;加大優秀鄉村文化人才選拔培養,加強基層宣傳文化隊伍建設;持續推進“三下鄉”“歡樂城鄉”文化惠民活動,組織好本土特色文藝演出,培育打造鄉村特色文化活動品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以“旅游建設年”為抓手,加快生態旅游高質量發展。聚焦“建設全國生態經濟強縣、建成全國一流生態旅游目的地”目標,啟動悠然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創建,完成秦嶺峽谷樂園國家AAAA級景區和海棠園、皇冠國家AAA級景區創建;全力破解旅游項目規劃調整、用地保障等問題,落實支持生態旅游產業發展30條措施,力促望山悅心谷、冰晶頂等重大旅游項目復工;加強與飛蔦集等全國民宿企業合作運營,力爭漁灣逸谷二期、八畝溪谷、海棠花開、望梅山居6個精品民宿“五一”前營業,啟動大西溝秦嶺宿集、天華山居、隱居終南等12個精品民宿建設;融合文化演藝、文創產品、研學教育等業態,建成一批康養、研學、自然教育基地,完善旅游景區節點布局;構建云端一站式智慧旅游服務體系,建成“寧陜全域通”智慧旅游服務平臺,推進景區數字化建設;堅持“一季一主題、一月一活動”,以“清涼寧陜·冰雪寧陜”為主題,策劃“親水游”“親子游”“研學游”,開發賞雪觀光、滑雪競技、戲雪游藝系列產品,舉辦民宿創投峰會、生態經濟論壇、生態文化論壇,開展山地越野挑戰賽、室內滑雪賽、森林音樂會、秦嶺蘭花節、悠然海棠節等特色活動,深化與西安、漢中等周邊城市合作,叫響“秦嶺之心·綠都寧陜”地域品牌,做靚“天然氧吧、避暑勝地、養生天堂”旅游品牌。
春潮澎湃,激蕩萬千氣象。丁宇說,新征程上,全局繼續堅持“生態立縣、旅游強縣、林業興縣”發展戰略,通過開展重點項目攻堅、景區創建提升、要素服務提質、產業融合賦能、宣傳營銷引流五大行動,全面推進生態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深入推進鄉村振興,建設全國生態經濟強縣、建成全國一流生態旅游目的地貢獻最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