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黃太萱
群眾為熱愛而戰,為愛好而戰,沒有商業炒作,都是自我風采展示的滿腔熱情。5月24日,依托秦嶺生態資源稟賦,寧陜縣正式啟動“村光大道”系列文旅活動。活動以“群眾即主角、山鄉即舞臺”為核心理念,通過文化搭臺、群眾唱戲、產業聯動的創新模式,打造為期3個月的鄉村文化盛宴。
作為縣域生態旅游首位產業發展的關鍵實踐,“村光大道”承載著推動文旅融合、激活鄉村振興的重要使命,走出一條活動出圈、寧陜出彩、經濟出效之路。
“出圈”策略,突破地域流量壁壘
為辦好本次賽事,寧陜縣一方面創新機制設計激發全民參與,打破“專業演員主導”傳統模式,普通群眾參賽率超95%。田間勞作的農民、非遺傳承人、個體經營者等“素人”成為舞臺核心,涵蓋7歲孩童至70多歲的老者。目前,寧陜“村光大道”已吸引2000余人報名,真正實現“摘星不造星”。
“村光大道”舞臺
另一方面,打造全域傳播矩陣擴大聲量,縣融媒體中心、縣文旅廣電局攜手各鎮,在微信視頻號、抖音號平臺發布“村光大道”賽事信息1460余條,瀏覽量5120余萬次,實現了線上的裂變傳播。此外,寧陜縣緊盯西安高校大學生群體,依托“21℃的夏天·清涼寧陜”生態標簽,吸引大學生寫生采風團,游寧陜美景,看村光大道,實現線下場景引流。“村光大道”活動啟動以來,抖音話題“寧陜村光大道”播放量達1742萬次。活動啟幕稿件《秦嶺深處搭起“村光大道”:寧陜創新文旅融合,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在中國新聞網、群眾新聞網、安康新聞網等中央、省、市多個媒體平臺發布。
“出彩”亮點,彰顯寧陜辨識度
生態資源賦能場景體驗。寧陜縣森林覆蓋率96.24%,居全國第一,負氧離子濃度超世衛組織標準3倍,榮膺“中國天然氧吧”稱號。“村光大道”活動深度嫁接生態優勢,主打“21℃的夏天·清涼寧陜”體驗,將濱河公園舞臺與山林溪流自然聲景融合,夜間山風伴隨演出的沉浸式場景獲游客好評。同步開設的“秦嶺山珍大集”“有好市小吃一條街”30余個展位展銷寧陜臘肉、羊肚菌、香菇;美食區現做洋芋糍粑、玉米鍋巴、麻辣豆腐干吸引游客頻頻駐足,形成“觀演+嘗鮮”閉環體驗。
文化資源活化創新表達。在“村光大道”活動舞臺上,既有鄉村記憶的現代表達,也有群眾創意的無限綻放。歷史舞臺劇《解放寧陜》、舞臺情景劇《寧陜蝶變》、走秀《秦嶺稼穡·田園霓裳——快樂農耕時裝秀》等節目,通過加入舞美、道具、燈光、音樂等現代元素煥發新生,觀眾評價“仿佛感知到了祖輩拓荒的精神”。更有七旬退休老人萬傳武化身“大圣”驚艷亮相,《大圣逛鄉村》的詼諧模仿,盡顯鄉村生活的自在愜意與老人矍鑠的精神風貌。接下來,二胡、嗩吶等傳統樂器也登上舞臺,為觀眾奉上精彩的文化盛宴。
村民表演
服務創新傳遞在地溫度。全縣干群深入踐行“來到寧陜都是客”服務理念。“村光大道”活動期間,大量精品民宿推出折扣套餐;干部群眾自發參與志愿服務,為外地游客指引演出地點、引導入場就座、介紹參賽規則、鼓勵報名參賽等;全縣免費開放公共及單位內部停車位供外來游客停車休憩。由公安交警、文旅、衛健醫保等9個部門組成的“村光大道”活動服務保障隊伍集體宣誓,承諾以“最完善的賽事保障、最優質的配套服務、最舒適的旅居環境”服務游客,構建起了全方位的旅游服務保障體系。
“出效”轉化,激活鄉村經濟
周末及賽事舉辦日,縣城及周邊鄉鎮的民宿、農家樂常常一房難求。“村光大道”活動帶旺了人氣,更拉動了消費。農家樂的餐桌前,游客們品嘗著本地臘肉、鮮蔬、山珍,每一口都是秦嶺的饋贈;特產店里,包裝精美的蜂蜜、木耳、香菇成為緊俏伴手禮,銷售額節節攀升。“村光大道”活動的品牌效應,也同步提升了寧陜農產品的市場認知度。
依托“村光大道”活動設置個體商戶經營小吃攤位、非遺展演、保潔服務等臨時性崗位,帶動群眾就業增收。此外,縣文旅局舉辦“酒店、民宿抖音同城營銷培訓會”,全縣24家酒店、民宿經營者參與培訓,全面提升寧陜酒店民宿的新媒體營銷能力,借勢“村光大道”品牌熱點,將線上流量有效轉化為消費增量,助力轉型高品質服務,持續拓寬增收路徑。
游客購買小吃
通過“村光大道”活動鏈接“秦嶺之心·綠都寧陜”城市品牌,形成“村光大道+清涼寧陜”雙IP矩陣。活動期間,還將持續開展非遺展演、山珍市集、水上運動、自然研學、徒步露營、自駕觀光、旅居康養、美食品鑒等“清涼寧陜”系列活動,實現“月月有爆點、季季都出圈”,為寧陜文旅產業長遠發展注入動能。
為期3個月的活動還在火熱進行,寧陜“村光大道”讓人看到了一個以群眾創造力為原點、生態資源為畫布、文旅融合為筆墨的鄉村舞臺,共同構成了這場別樣的文旅賽事,也書寫出“綠富同興”的寧陜發展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