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 (通訊員 劉勇 沈奕君)元旦剛過,平利縣長安鎮雙楊村的謝厚道又有了新想法:建絞股藍產業聯盟。
把貧困群眾聯在合作社,保證品質,擴大基地,建廠升級,大家一起種絞股藍脫貧致富,是他一直都有的一個大想法。2014年在鎮黨委、政府的幫扶下,謝厚道種絞股藍脫貧摘帽,從那時起,他就有一個愿望,帶領其他貧困群眾也一起種絞股藍,人多聲勢大,有了規模品質才好講究,市場才越來越穩。如今,村上絞股藍種植已達到1200畝,20%的農戶都在種絞股藍。謝厚道把聯盟的事給大伙兒講了,大家都說是好事情。
領導苦抓真抓、干部苦幫真幫、群眾苦干真干,這是平利脫貧攻堅中誕生的“平利新‘三苦’精神”。2017年平利縣脫貧攻堅喜訊頻傳,連續兩個季度在全省市際交叉檢查中位列第一,社區工廠扶貧模式成為“2017年中國改革十大案例”,支持返鄉創業促推脫貧的做法被國務院扶貧辦印發全國借鑒,產業扶貧、健康扶貧、電商扶貧、“兩權”抵押、“三變”改革、新民風扶志等多項工作走在省市前列,先后有60多個縣區組團考察交流,實現13個村8065人脫貧退出……
第一的名頭是榮譽,更是壓力?h委縣政府清醒認識到,脫貧攻堅考驗的是連續作戰精神,是恒心和耐力。2018年33個村1.25萬人的減貧任務,任務更為艱巨,需要更加用力。
縣委書記鄭小東在年前年后不同的工作會議和調研中,講得最多的,還是保持脫貧攻堅先進態勢,繼續發揚“三苦三真”精神,全面深入推進“紅黃綠”責任清單管理制度,發揚釘釘子精神,下足繡花工夫,狠抓落實,從注重減貧進度向更加注重脫貧質量轉變。
3月2日,在平利縣脫貧攻堅誓師大會上,鄭小東與近千名參與脫貧攻堅工作的人員共同宣誓,“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決戰貧困,無私奉獻?嘧フ孀,苦干真干。頑強拼搏,不下火線。眾志成城,奮勇爭先。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這是平利質量脫貧新的“集結號”,人力、物力、財力、精力、執行力全面向脫貧攻堅集中。既要能脫貧,還要能發展,既要脫貧,更要小康,質量脫貧成為平利脫貧攻堅的新主題。
幾十條質量脫貧的“硬杠杠”隨即出臺。既涉及到產業建設,也涉及到農村要素改革,既注重扶志扶智,激發群眾內生動力,也注重弘揚“三苦三真”精神,進一步轉變干部作風。
按照“一村一品、一戶兩三業、長中短結合”原則,精準落實到村到戶產業全覆蓋,形成當下能脫貧、中期穩增收、長期能致富的產業格局。積極推動市場主體帶動貧困戶,讓貧困群眾通過土地流轉、保底分紅、股份合作、利潤返還、勞務用工等形式,多頭分享全產業鏈增值收益。深入推進“三變”改革,把貧困群眾嵌入到產業鏈中,讓貧困戶分享產業發展收益。繼續推進新社區工廠,努力把平利打造為省內外知名的社區工廠示范基地。把好住房面積、房屋造價、自籌資金三條紅線,堅持月度點評、末位表態推進機制。全面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確保貧困村脫貧摘帽之日,就是美麗村莊初步建成之時。這些體現質量效益的新舉措,開啟了平利質量脫貧的新天地。
新年伊始,平利縣把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與新民風建設、激發廣大農村群眾向貧困決戰的內生動力結合起來,組織了全縣新時代農民宣傳隊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活動,把學精神與扶貧、扶志結合起來,農民講,講農民,農民學,在廣大鄉村產生了良好的宣傳效應。全縣持續開展“明理、感恩、誠信、自強”教育,完善村規民約,組織鄉村道德評議,農民事,農民議,農民管,大張旗鼓總結、宣傳、表彰、重獎脫貧自強標兵、苦干脫貧光榮戶等先進典型,在每個貧困村建民風積分超市,制定民風積分標準,幫助群眾精神脫貧。
為落實系列質量脫貧舉措,平利縣把脫貧攻堅作為錘煉黨性、轉變作風、服務群眾的最大考場,整合村“兩委”、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結對幫扶干部“四支隊伍”力量,理清各自職責,明確紀律要求,加強考勤管理。啟動“扶貧大講堂”,對扶貧干部進行全員輪訓,提升政策水平和幫扶能力。全面落實“紅黃綠”清單推進督辦制度,針對縣鎮村戶的每一項脫貧任務,生態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兜底保障等每一條脫貧措施,群眾反映的每一個問題訴求,建立清單臺賬,實行動態管理、分級負責、跟蹤督辦。推行正向鼓勵、獎勵、推優、提拔,負向預警、約談、召回、懲處“雙向雙掛鉤”機制,形成“精兵強將上一線、好人好馬上前線”的攻堅格局。推行“黨政主責、部門連責、干部同責”的脫貧攻堅捆綁考核機制,把聯鎮包村領導、鄉鎮部門、黨員干部和貧困村、貧困戶的脫貧業績捆綁在一起,形成聯村聯戶聯心、同獎同罰同舟的榮辱共同體。
“要高質量完成今年的減貧任務,必須沉下心用狠勁抓脫貧質量,努力把脫貧質量提上去、把脫貧效益提上去。堅持好做法、保持好作風、鞏固好勢頭,抓住關鍵實施重點突破,保持榮譽再上臺階,努力讓平利的脫貧攻堅工作讓農民信任,讓社會信服,讓上級滿意。”縣長陳倫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