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王煥然) “現在養豬市場好,要不是給發豬仔,還不知道在哪里買得到喲,扶貧政策好啊...”領到兩頭豬仔的老縣鎮太山廟村貧困戶王仁信笑得合不攏嘴。
3月25日,老縣鎮太山廟村活動廣場恢復了往日的熱鬧,該村生態豬養殖經營主體正在為貧困戶發放豬仔,貧困戶登記、簽字,按順序領取飼料和豬仔,個個臉上都露出了喜悅的笑容。發放前,鎮農綜站聯合縣農業農村局為在場群眾集中培訓了生豬養殖技術及疫病防控知識,發放了相關宣傳材料。
據了解,此次發放為該村具備養殖條件的30戶貧困戶發放了60頭豬仔,后續還會提供上門指導、防疫、監管等服務,解決貧困戶在養殖上遇到的困難,確保豬仔健康生長。該村除了通過發放豬仔的形式拓寬群眾增收渠道,還依托另外兩家經營主體通過勞務用工、畜牧養殖、入股分紅等方式輻射帶動了一百多戶貧困戶增產增收。
近年來,為提升貧困群眾自身“造血功能”,老縣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按照“優化工業、壯大農業、突破旅游”的發展思路,大力推進“支部+X+貧困戶”產業扶貧模式,緊扣全縣“五個十萬”產業建設任務,以生態豬、肉鴿養殖和茶葉、中藥材種植為重點,形成了“長、中、短”結合的特色產業鏈,實現了村村有主導產業,戶戶有增收項目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