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秦地羅敷女,采桑綠水邊。”中國是最早養蠶繅絲的國家,文人墨客常借蠶桑抒情,寫出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佳篇。養蠶離不開桑葉,而桑葉除了作為“蠶寶寶”的食物外,也是富含多種營養的保健品。2018年1月10日,陜西首家、全國規模最大的桑葉加工企業----陜西珍愛農產品加工廠正式落戶安康市石泉縣,養蠶戶消耗不了的桑葉將變廢為寶,走進人們的生活。
陜西石泉是西部第一蠶桑產業大縣,被譽為“絲路之源、金蠶之鄉”,國寶級文物鎏金銅蠶見證著這里久遠的農桑文明。適宜的氣候條件及富含硒元素的土壤,使這里擁有豐富的富硒桑園資源。
據了解,目前,全縣已有桑田面積約10萬畝,平均每畝桑園年產桑葉量2000公斤,全縣總產量達20萬噸以上。但每年直接用于養蠶產業的桑葉不足總量的1/2,桑果的利用率更低,因而造成了大面積優質桑葉桑果資源的浪費,這不僅制約著桑農的經濟收入,同時也挫傷了桑農對發展蠶桑產業的積極性。因此,石泉縣人民政府、石泉縣供銷聯社經多次調研,在2016絲博會暨第20屆西洽會期間,通過招商引資確定引進桑葉加工項目。
資料顯示,我國對桑葉的應用歷史久遠,如《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丹溪心法》等著名醫學著作中都有多方面記載,在民間食用桑葉也是形式多樣,如涼拌桑葉、桑葉菜餅、桑葉茶等。現代醫學及食品科學領域經過深入研究進一步證明,桑葉在降壓、降脂、抗炎、抗衰老、增強免疫力、降低膽固醇、抑制脂肪積累、抑制血栓形成、抑制腸內有害細菌繁殖、抑制腸內有害氧化物生成、抗病毒、預防癌細胞生成等方面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有較大的開發價值和市場前景,目前桑葉也已被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列入藥食同源名單。
據石泉縣供銷聯社主任郭永忠介紹,陜西珍愛農產品加工廠,因地制宜,將建成以富硒桑葉產品研發為主的富硒農林產品加工產業園,形成一品帶動多品的產業鏈條,所研發的富硒桑葉粉既可成為日常食品(如沖飲、家庭糕點烘焙等),又可作為多領域食品添加劑使用,同時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生產模式,有效解決蠶桑產業中富裕桑葉桑果資源的浪費及農產品銷路不暢的難題。目前,陜西珍愛農產品加工廠已與桑農簽訂合同,以每公斤1元的價格收購用于養蠶之外的剩余桑葉,預計每年有10萬噸桑葉用于加工桑葉粉,將有力地增加桑農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