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勇)近日,筆者在石泉縣池河鎮西苑社區悅達服飾社區工廠車間內只見燈火輝煌、60余名婦女正在縫紉機前專心制衣、做好的成品服飾堆放的像一座座小山。而面向金蠶廣場的一溜兩層4000余㎡門面房內也是機器轟鳴,工人師傅們正在按新落戶的毛絨玩具企業要求,進行著緊張有序的室內裝修。
去年,石泉縣通過落實專人負責、配套優惠政策、補貼減免費用等措施在社區工廠建設上小試牛刀,一舉建成4個社區工廠,圓200余名留守婦女在家門口就近就業夢想。社區工廠這種匯集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資本輕快、經營靈活、技術簡捷、勞動密集等優點的創新模式,與石泉綠色生態、環境保護、精準脫貧等工作要求高度吻合,留守婦女多技能水平不高的勞動力劣勢也社區工廠平臺上實現了乾坤大扭轉,讓石泉在國家級重點生態功能區大定位下,找到發展促經濟、發展帶就業的新思路新途徑。
毛絨玩具產業逐步轉移安康后,石泉更是堅定了發展新社區工廠工作信心,在綜合考慮交通環境、移民安置社區地點、勞動力分布等因素后,按照“精簡節約、經濟適用、美觀大方、安全可靠、便于流水線生產作業”的原則率先在池河鎮西苑社區、喜河鎮藕陽移民搬遷社區、熨斗鎮原糧站3個地方通過改造、裝修或新建標準化廠房1萬余㎡,為毛絨玩具新社區工廠落戶石泉做足準備。
據悉,對落地石泉的毛絨玩具社區工廠,石泉將集中人力、財力、物力給予支持,提供保姆式的優質服務,并根據企業需求量身‘筑巢’,力促企業扎根石泉安心經營。預計到2020年,石泉將建成社區工廠30家以上,讓3000余名群眾在社區里安居并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