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縣大力實施“人才興縣”戰略,以“人才優先發展助推石泉率先突破發展”為定位,充分凝聚人才、培育人才、用好人才,建設一支熱愛石泉、建設石泉、奉獻石泉的優秀人才隊伍。
完善引才留才“服務牌”。針對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短缺、難引難留等難題,堅持需求導向,大力實施”高層次及急缺人才”、“名校英才入石”兩大剛性引才計劃和“招商引才、筑巢引鳳、校地合作”三大柔性引才舉措,采取了“給編、定崗、高薪、房補、醫療、獎勵”等留才措施,引進“雙一流”重點院校和碩士以上高層次人才51名、其中博士學歷8名,與6所高校、4家“500強”企業建立了人才戰略合作關系,建成了兩個研發中心、3個實訓基地、5個研究室,著力抓政策落實、環境保障、作用發揮和排憂解難,注重人才平臺建設,為縣域社會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加大本土人才“培育牌”。緊盯本土人才這一關鍵群體,精準聚焦黨政干部、村(社區)干部、專技人才、農村能人四類人群,以培育“精英”為目標,把服務意識、奉獻意識、愛國情懷和建設家鄉的決心作為先決條件,大力實施以“百名黨政精英隊伍、百名優秀‘村官’隊伍、千名專技人才隊伍、千名鄉賢能人隊伍”為主體的“雙百雙千”精英人才培養工程,綜合運用結對幫帶、干部論壇、素質檢測、實踐鍛煉、進修培訓、考察學習、技術服務、政策扶持等措施,培養造就一批“以一當十、以一抵百”的素質高、適應性強的本土人才隊伍。
用好鄉村能人“挖掘牌”。針對農村空心化問題,大力實施“能人興村”戰略,按照思想有境界、投資有實力、經營有能力和致富能幫帶、新風能引領、治理能出力的“三有三能”標準,通過本土培育、吸引返鄉、招商引進三種渠道,搭建產業發展、新民風建設、政治參與三大平臺,堅持服務上從優、項目上支持、經濟上獎勵、政治上鼓勵,突出分類抓培訓、分層抓推進,充分挖掘鄉村能人潛能,帶動貧困戶穩定脫貧,著力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有效強化了基層組織,促進了村域治理,助推了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