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 (通訊員 周傳水)近日,從陜西省水利廳《關于公布2018年省級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縣名單的通知》獲悉,石泉、乾縣、眉縣等20個市縣正式評定為“2018年省級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縣”。 標志著這20個市縣已達到省級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標準。
石泉水資源十分豐富,人均占有水量3650立方米,遠遠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自創建節水型社會工作開展以來,石泉縣通過各種有效措施加大縣城節水管理和投入力度,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截止2017年,累計改造城區供水管網12余千米,其中新鋪設管網2.3千米,總投資960萬元,全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10%以內。全縣節水器具普及率達到100%,節水型居民小區建成率25%,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建成率54%。同時,積極發展高效節水灌溉農業,大力推廣管道輸水、噴灌、滴灌等節水技術。近年來投資2600余萬元建成節水灌溉面積31500畝,建成農村安全飲用水工程331處,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0%以上,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40平方公里,建成一處國家級水土保持示范園,建成13處污水處理廠,總污水處理達3.1萬噸/天,出水水質均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并對一、二級飲用水源保護區實施有效監控和保護,完善水源地保護、巡查、報告制度,加大水源地巡查密度,建立了突發水污染事件應急保障機制。對縣城一級飲用水源保護區40戶農戶實施整體搬遷,所有耕地實施退耕還林?h域內12家小水發電企業生態基流整改到位。同時,籌資資金280余萬元,對漢江干流中壩河口以及風溝12戶網箱進行轉產上岸,取締網箱200余箱。
通過兩年的節水型社會創建,全縣公眾節水護水和社會水患意識進一步得到增強深化,已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導、水利主抓、部門配合”的工作機制,節水制度、節水工程和技術體系通過不斷健全和逐步完善,從根本上起到了節約和保護及改善水資源水環境作用,也為實現打造“水清、岸凈、河暢、景美”的“三宜石泉”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