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郭家斌) “我的毛絨玩具廠通過近半年的生產,成效初顯,累計出口創匯70萬美元。這得益于石泉各方面的扶持”。落戶后柳的哈德寶毛絨玩具有限公司總經理介紹到。
2018年以來,石泉縣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關于移民搬遷集中安置100戶以上的社區實現新社區工廠全覆蓋和打造安康毛絨玩具文創產業之都”的戰略部署,采取“以點帶面、因地建廠、整合資金、效益獎補、配套服務和帶貧益貧”等六項措施,累計建成新社區工廠12家,提供就業崗位1300余個,使工業產品出口創匯實現零突破。
以點帶面,推行總部企業輻射加工點的“1+N”模式,依托8個總部型企業,在全縣100戶以上移民安置社區和5個深度貧困村,布點新社區工廠22個,主要從事毛絨玩具、電子產品、鞋帽箱包等勞密產業的加工。
因地建廠,在移民搬遷社區附近有公房的,優先無償提供給新社區工廠使用;無公房的,向社會租用為期2-3年的現有廠房,以上兩種方式都不能滿足的,按照新社區工廠標準,新建并裝修達到符合開工生產條件的鋼結構廠房。
整合資金,按照“新社區工廠貸全覆蓋”的要求,最大限度給予新社區工廠貸款融資支持;整合扶貧、縣移民搬遷、涉農等資金4300余萬元,用于廠房建設、水電房租補貼、崗前培訓等資金需求。
效益獎補,建立新社區工廠產品出口創匯等獎補機制,爭取外經貿項目和蘇陜協作資金支持,激發新社區工廠企業生產動力。
配套服務,縣新社區工廠辦抽調專人負責與各部門聯系銜接和廠房建設,為招商等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配套建設兒童托管中心和產業工人子女校內或校外托管機制,以確保新社區工廠正常生產。
帶貧益貧,建立新社區工廠帶貧益貧機制,積極引導和組織貧困勞動力進廠務工,確保新社區工廠吸納貧困人口就業在10%以上。
2019年,集中開工建設的5家毛絨玩具總部標準廠房,6月份可全面建成投產;在建布點工廠19家,年內新社區工廠總量將達到36家,可提供就近就業崗位近4000個,出口創匯達40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