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王敏)
產業旺

近年來,石泉縣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以產業發展托起“美麗鄉村”。充分發揮旅游業益貧帶貧作用,通過深入挖掘旅游特色產品打造特色旅游產業。按照產業規劃,石泉縣熨斗茶業有限公司不斷的發展壯大石泉“柚子茶”產業,在熨斗鎮金星村發展標準化茶園,打造獨特的茶旅品牌,形成產、加、銷、旅一體化的“茶旅互融”發展格局,助推石泉全域旅游發展,帶動貧困群眾穩定增收。
石泉還打造出了從育苗植桑、養蠶繅絲到各類蠶桑副產品開發的完整產業鏈。在石縣農村,大部分農民都從事蠶桑生產。全縣養蠶量連續五年穩定增長,越來越多的貧困戶通過養蠶實現了脫貧致富。
村民富

“山坡種桑,家里養蠶,不僅環境美了,口袋也鼓了。”饒峰鎮村民李祖軍,是遠近聞名的養蠶大戶,十幾年來,從最初十幾畝山坡地,到40多畝沙灘地,養蠶規模越來越大,收入越來越多。看到漫山的桑樹,李祖軍心里特別有成就感。
池河鎮五愛村正在采桑葉的劉師傅說:“現在的生活水平比以前提高不少,現在我們家庭跟2009年以前比,那確實是好多了,一般家庭正常情況下都能有一部分余款的。”
人氣旺了,商機多了。中壩村村農民鄭師傅在家里辦起了農家樂,他說:“旅游高峰期的時候生意特別好,現在每年收入五六萬,還能帶動貧困戶脫貧,他們耕作出的特色農產品都能在這兒賣,外地游客很喜歡!”
環境好

產業旺了,村民富了,老百姓的人居環境也得到了改善。石泉縣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對特色鄉村進行了重點打造,如今走進石泉鄉村看到的是一番新面貌,干凈的水泥路兩邊栽滿了香樟樹,各鄉鎮的二層小樓錯落有致、小鎮街道敞整潔,農家池塘清澈明凈。社區門前的大廣場,健身器材一應俱全,群眾在這里鍛煉、嬉戲,然而這不是城里的別墅區,這是石泉縣打造的美麗鄉村。
石泉縣不斷投資鄉村環境整治工程建設,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優化城市功能,全面提升城鄉生產生活環境。“讓鄉土氣息生態化,讓美麗鄉村藝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