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周潔)4月23下午,張遠垚頂著烈日又去送酒了,石上清泉特產店、中壩作坊小鎮特產店……從當地到漢中,打包、發貨、送貨……線上線下的生意讓他應接不暇,每次提到他的“獼桃醉”,他總是露出十分自信的笑容:“農民要靠山吃山,綠色生態的產業,一定會有無限的潛力!”
張遠垚是石泉饒峰鎮饒峰村的一位返鄉創業能人,2016年他回到村上著手發展果酒產業,歷經三年,綠色天然的野生獼猴桃被他“釀”出了致富產業,產品銷售供不應求。
在青山綠水里找金山銀山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環境意識的普遍增強,越來越多的人追求食品的無污染、純天然、高質量,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我,在家鄉的青山綠水里看見了財富。”1982年出生的張遠垚當過兩年兵,2002年復原后去了廣州這個“創業之鄉”打拼,14年的磨礪更加堅定了他的創業信心,2016年他不顧家人反對,毅然辭去高薪職業,決定返鄉做一番事業。
“人家靠人工種植打造產業鏈,花費巨大。而我們處在秦嶺山區野生獼猴桃的原產區,山上的野果子數不清,這是天上掉的錢,為啥不去撿?”為了尋找農業創業項目,張遠垚去陜西農品產區做了調查,最終在周至、眉縣看中了獼猴桃種植產業,2016年9月張遠垚修建石泉縣鎖家溝白酒加工坊,并采摘了300斤左右的野生獼猴桃開始釀酒試配方,11月份通過食品檢測,2017年開始正式投產,釀造1200斤野生獼猴桃酒,在石泉縣城銷售一空,這讓他堅定了創業信心。
整合閑置資源創造財富
“饒峰鎮的野生獼猴桃很多,一年采摘2萬斤不成問題,這些資源都是閑置的,一旦整合起來就是一筆很大的財富。”張遠垚說道,2018年他在全鎮收購了4000余斤野生獼猴桃,釀造2000斤酒,在當年春節前被訂購完。
“東西不購賣、產量上不去,歸根結底還是原材料欠缺的問題,將來我希望能把整個石泉的野生獼猴桃資源全部整合起來釀酒,成就我的綠色果酒之夢。”做了三年野生獼猴桃酒的張遠垚,對未來發展有著清晰的認識和希望。他算了一筆賬,每年10份開始收購原材料,采摘期將近一個月,農民最多每天可以采摘200斤,按照當年市場價格,每天可以賺到200至300元。“做這個產業,除了自己可以實現致富夢,還能帶動當地農戶增收,我感覺到非常有意義。”
“公司+農戶”抱團發展合作共贏
“現在我已經成立了石泉縣鎖家溝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除了向農戶大量收購野生獼猴桃,還將致力研究獼猴桃仿野生種植技術,打算帶著本村農戶共同發展。” 2018年10月張遠垚參加安康市農科所獼猴桃種植技術培訓,結合自己的綠色發展方向,提出了不打藥、不施肥、不修枝的“仿野生”種植理念,2019年2月他在自家山地上試種一畝獼猴桃種苗,每個星期都要去觀察記載生長情況。
“一旦試種成功,我會把種植要點、方法教給周圍的農戶,提供‘種管收’一趟式服務。”張遠垚笑著說,“野生獼猴桃果酒產業,農民是基礎、資源是核心、公司是向導,希望全民一起抱團發展、優勢互補、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