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孟少猛)4月28日,中國鎏金銅蠶文化研究院在石泉池河鎮掛牌成立,標志著金蠶文化發展翻開嶄新一頁。河海大學副校長董增川和石泉縣政府縣長周耀宜共同揭牌。劉宇星任中國鎏金銅蠶文化研究院院長。
石泉是中國蠶桑之鄉,素有“鎏金銅蠶、絲路之源”之美譽。自2017年5月14日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國際高峰論壇主旨演講中提到“鎏金銅蠶”后,石泉搶抓機遇啟動實施了以產業為支撐、文化為引領的金蠶小鎮建設。此次成立鎏金銅蠶文化研究院,旨在深入挖掘開發以蠶桑文化、農耕文化、絲路文化為內涵的金蠶文化,推動以“康養休閑旅游+蠶桑特色文化”為支撐、以“鎏金銅蠶·絲路之源”特色文化為內核的中國金蠶小鎮建設。
據悉,中國鎏金銅蠶文化研究院的成立,得到了全國多所重點高校院所及數名專家學者的鼎力支持。河海大學等12個高校院所18名專家學者不畏舟車勞頓應邀出席研究院成立暨文化交流大會;陜西歷史博物館等9個單位發來賀信;24名專家學者受聘為研究員助力石泉發展;河海大學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江蘇河海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江蘇河海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為金蠶文化研究院建設提供資金支持;著名文化學者肖云儒、著名書法家陳俊哲等分別題寫研究院及“鎏金銅蠶”“醉美桑海”等門樓牌匾,為金蠶小鎮注入更多的文化符號和品牌塑造;還有專家學者此次前來兼帶投資團隊,將深入對接金蠶小鎮文化項目的招商洽談工作,著力把金蠶文化變成實實在在的投資項目。
“一片桑葉富裕一方百姓,一枚金蠶引爆鄉村振興。”石泉縣將緊緊圍繞金蠶小鎮建設,深入挖掘獨具特色的中國金蠶文化,重點在文化創意、文藝創作、產品研發、旅游開發上狠下功夫,助推金蠶小鎮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同步”和產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融合發展,力爭把金蠶小鎮打造成國內聞名的特色旅游小鎮和國際知名的金蠶文化小鎮。